“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丰富内涵、哲学意蕴及时代价值

字数:1,971 2025年04月25日 理论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秋

  拓展了“两山论”的理论内涵。“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对“两山论”的重要拓展,通过将高寒地区冰雪资源纳入生态价值转化体系,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使传统“绿水青山”的温带生态范畴延伸至寒带冰雪资源,形成“四季全时”的生态经济观,黑龙江通过“冬季冰雪+夏季避暑”模式实现全年生态价值转化,实现了从“一季游”到“四季旺”的跨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将冰雪从“气候制约因素”重新定义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重构了人与自然从对立到共生的自然观。这一重要理念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并非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统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既体现为“自然的存在”,也体现为“社会的存在”。若无自然界,人类的进化将无从谈起;人类的存在是有意识、有实践性的存在,这构成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继承并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了“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阐明了环境与民生的辩证关系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鲜明品格。“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理念通过将冰雪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突破。
  体现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发展观。“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创新理念,科学揭示了冰雪资源的综合价值,系统回应了冰雪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深刻阐明了冰雪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资源观。“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在消费升级和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冰雪资源正实现从发展瓶颈到经济引擎的华丽转身。冰雪资源作为战略性新兴消费资源,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重构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体系。这一重要理论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完成了“自然屏障”向“发展动能”的价值跃迁,深刻揭示了“冰天雪地”不仅是人类文明存续的生态基底,更是蕴含多维价值的自然资源系统。这一理论创新阐明,唯有守住冰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持续性,才能实现生产力提升与财富创造的良性循环。
  有助于龙江经济实现新发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系统地回答了龙江实践之中“什么是冰雪经济”、“为什么发展冰雪经济”和“怎样发展冰雪经济”的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冰天雪地对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对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为龙江“后亚冬”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
  有助于龙江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与龙江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龙江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框架。这一重要理念通过生态资源转化与产业动能重构,推动乡村经济实现从“季节性停滞”向“全周期增长”的突破:一方面,依托冰雪资源禀赋,黑龙江将传统农闲期转化为产业活跃期,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新业态激活乡村闲置劳动力与土地资源,逐步形成“冬闲变冬忙”的增收机制;另一方面,“冰雪+”产业链延伸策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创意等业态向乡村渗透,冰雪旅游IP成为串联城乡要素的核心纽带。
  有助于绿色龙江建设谱写新篇章。绿色龙江建设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将“冰天雪地”理念转化为可持续的治理实践。在生态治理领域,冰雪资源开发与生态红线管控的协同机制逐步完善,智慧监测技术、生态修复工程与社区共治模式的多维融合,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与资源再配置,催生出冰雪研学、数字文旅等新业态,带动乡村人才回流与技能升级。制度设计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低碳发展政策形成合力,既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冰雪资源潜力,又以法治化路径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通过生态保护与制度创新的双向赋能,使绿色龙江建设成为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生动范本,为黑龙江可持续发展探索出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