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阴祖峰)4月23日,由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与哈尔滨开放大学联合打造的哈尔滨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实现了从“分散式扶助”向“专业化培养”的转变。
据介绍,市残联与哈尔滨开放大学依托“1+2+X”合作模式,构建残疾人教育、职业培训及大学生就业实训长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智能教育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势,为残疾人学员量身打造个性化课程定制、全过程跟踪辅导、终身化学习支持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揭牌仪式后,举办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设AIGC创作工程师、短视频制作、非遗葫芦画、评茶员等四个培训项目,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方式。来自5个主城区的120余名残疾人参加线下培训,线上参加培训1100人次。
下一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残疾人倾斜,持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残疾人朋友打造更加平等、包容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