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见解感悟 激发创作灵感

杨知寒文学作品创作座谈会举行

字数:996 2025年04月24日 书香冰城 阅见夏都
  本报讯(记者 王静)4月23日下午,由哈尔滨市文联主办的杨知寒文学作品创作座谈会举行。参加座谈会的评论家、作家探讨了杨知寒作品的文学价值、创作风格及社会意义。恰逢世界读书日,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享对杨知寒作品的见解与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作灵感、在观点的交流中凝聚文学共识。
  “90后”新锐女作家杨知寒,1994年出生于齐齐哈尔。她从小就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文学天赋,以创作网络言情小说为起点,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真正让她在文学界崭露头角的,是201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黄桃罐头》。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北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展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坚韧与温情。杨知寒凭借这部作品正式跨入了纯文学的领域。其作品风格独特,文字直击人心,整体冷峻而极富东北特色。首部小说集《一团坚冰》获得了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与会评论家纷纷表示,杨知寒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东北大地上的人文情怀和生活现实,展现了她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同情。她笔下的人物既有豪爽与坚韧,又不失细腻与柔情,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东北文艺复兴”浪潮中涌现的女性作家代表,杨知寒的作品以冷峻的笔触、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当代文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与会作家认为,杨知寒的文字犹如一把精巧的刻刀,在东北黑土地的沃土上雕琢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画卷。她的作品《一团坚冰》《黄昏后》《独钓》等,每一部都书写了普通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尊严,都凝聚着她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现场高校学生也踊跃提问,杨知寒就文学创作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文艺评论则是这面镜子的擦拭者。座谈会不仅深入探讨杨知寒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创作风格,更以她的作品为切入点,共同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学作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哈尔滨,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感受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内涵,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魂的重要使命。
  据介绍,举办此次座谈会就是希望搭建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充分发挥优秀作家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推动我市文学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导更多人走进阅读世界,感受文学魅力,让书香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