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AI”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本报记者 董彤文/摄
4月17日至18日,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以“智启基层新时代·共筑健康哈尔滨”为主题,召开了2025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培训会,部署今年基层卫生重点工作,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人工智能系统,赋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居民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体验优质、精准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市卫健委副主任刘颖介绍,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卫生健康体系的融合,开展民生项目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建设人工智能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上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240余家、智能语音外呼系统270余家,系统铺设、调试、培训已近完成,开始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科学的部署推广、人性化日常使用,让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获得更加规范、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认可度。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助力准确判断患者病情
近日,记者来到松北区、平房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上线的人工智能系统有两个,第一个系统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中搭载AI助手,人工智能提示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问诊,辅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信息,通过系统储存的名医大数据对就诊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诊医生给出诊疗参考方案,同时结合病情给出检查检验建议,规范和完善处方诊断和病历,第一时间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松北区松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在试点使用期间,该系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19万次,提供医学知识库检索6084余次,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率由30%提升到92%以上,辅诊系统的诊断符合率为95.27%。据松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雪雁主任介绍,该中心通过智能诊断系统的试用,一方面提高了基层医生对疾病精准诊断,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的能力,受到辖区居民的认可和较好的满意度,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遇到简单的基础疾病和慢性病都来到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服务。2024年该中心接诊量达13.21万人次,门诊量同比增加2.9万人次。
“基层医生+AI”的组合,能够优化诊疗流程,规范诊疗行为,避免误诊漏诊,显著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有助于减少候诊时间,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可度。
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系统
让更多居民享受智慧医疗
除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目前上线的第二个系统是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定制话术模板,通过人工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进行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随访,预约体检、预约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等公共卫生服务。前期试行期间,该系统总服务人次85.9万,其中外呼人次54.3万,短信31.6万人次,外呼总时长33.3万分钟,节省公卫医生工作时间5545小时。
在平房区建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公共卫生信息的随访过程,针对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电话随访内容进行事先设置后,医务人员电脑一键启动,辖区几十、上百的慢病居民,就能同时接听到人工智能语音的问答随访。据介绍,“家庭医生+AI”的组合,一是可以实现批量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大批量重复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服务对象与语音机器人的交互语音内容会自动实时在后台记录和整理出报告内容,实时存储在随访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性、完整性。三是减轻基层负担,大大节省家庭医生时间和精力。该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将有更多时间做好上门诊疗服务,为辖区一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做上门诊疗、上门随访、上门护理等,让更多居民分享优质的基层卫生服务。
据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处负责人齐迹介绍,近期,市卫健委部署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将启动两个系统上线运行。广大市民如果有健康问诊需求,可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体验“基层医生+AI”的组合,看看诊断快不快、诊断准不准、治疗效果好不好、药品处方规不规范。在此也提示广大市民,如果接到“哈尔滨市家庭医生助手”这个来电显示电话,请注意,这不是诈骗电话,是家庭医生团队要为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