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商家陆续入驻。新老共生的商业生态,守护着城市记忆的厚度,更拓展出未来发展的广度,由此走出一条城市更新可持续新路——

在巴洛克老建筑里打造消费新场景

字数:1,194 2025年04月22日 要闻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游人如织。 本报记者 张旭升摄
  ■本报记者 周辰
  一户、两户、三户……在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随着商家的陆续入驻,盏盏暖橘色的灯光渐次点亮老街的夜空。手捧奶茶的年轻人结伴而来,专程到这里小酌叙旧的本地人也日渐增多。
  昔日繁华的老道外,承载着几代哈尔滨人的记忆。如今,随着一栋栋老建筑完成修缮并焕发新生,新业态不断涌入,这里不仅重现了往日的烟火气,更孕育出蓬勃的消费活力。
  老建筑是城市的根脉,而创新消费场景则是它生长的枝叶。在保护中活化、在传承中创新,让历史空间与现代商业共生——这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商业生态的前瞻探索。当老建筑遇见新消费,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的繁荣,更是一座城市文化生命力的绽放。
  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打造文旅商业新地标
  近几天,位于靖宇街与景阳街交口的“东永德大楼”突然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你看到的没错,这里是哈尔滨!”商家入驻,橘黄色的灯光从华美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中透出,洒落在靖宇街青灰色的面包石路上,瞬间营造出老街优雅的欧陆风情。
  年轻人成群结伴来到这里打卡、拍照、晒美图,让商家还未正式开业就已先火了起来。业户顺势而为,又在三层大楼上挂上巨型花朵,美照立即疯传网络平台。网友回应:“老道外也太美了吧,下班马上去!”
  记者从哈尔滨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了解到,围绕文旅商产深度融合的产业定位,名城公司将中华巴洛克三期规划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品质宿集、美食餐饮、娱乐休闲、潮流零售、产业社区于一体的哈尔滨城市微度假目的地;还原历史业态,诚邀原址“老字号”回归;引入现代品牌,提升商业活力;扶持本地新锐商家,结合老建筑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三期首开区对18栋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招商过程中充分考虑意向商户与业态要求的匹配度后,对接餐饮类、酒店类、休闲类、零售类、文化类、娱乐类等业态60余个品牌。目前,三八饭店、丰永记熏肉春饼、张亮麻辣烫、蜜雪冰城等商家已经开门迎客。此外,已经取得经营权的天津包子铺、老都一处、“老字号”中华巴洛克温泉浴馆、中国丝绸、吴裕泰茶庄、华梅西餐厅等品牌商家也在加紧装修。
  在老道外开起“情怀餐饮”
  这腔调、这情绪、这味道……正对
  去年年末,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开始招商,在全市拥有7家品牌烧烤店的贾洪峰租下了北头道街的一栋200多平方米的老建筑,名为“丰记永熏肉春饼”的店铺很快开业。
  饭店装修以上世纪80年代怀旧风为主,流淌着满满的年代感:布窗帘、漂亮的钩花桌布、红色的怀旧沙发椅、绿墙裙,还有黑白老照片、复古宣传画都被挂上了墙;二楼的两间包房里还特意设计了小人书墙和旧磁带墙。
  “我越来越意识到,现在人们出来吃饭,很多时候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食欲,而是冲着情感的需求。”贾洪峰说,之所以选择在巴洛克街区开熏肉春饼店,“是感觉这个品类与老道外的腔调很契合,实惠又好吃,还能为进店就餐的客人们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