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进课堂 奏响“大梦想”

哈市探索美育新路径,以文化浸润助力学生成长

字数:2,087 2025年04月09日 同创文明城 合力促振兴
  挥动鼓槌,活力四射。
  浓情巴乌,乐声悠扬。
  吹响竖笛,探索音乐。
  小小丁笛,快乐陪伴。
  本报记者 周雪莉文/摄
  笛声婉转、琴声含蓄、箫声悠扬、鼓声沉稳……在哈市各小学音乐课堂上,种类多样、风格独特的小乐器重构美育教学生态,音乐正以轻松、愉悦的姿态浸润着孩子们的童年。
  在“音乐之城”哈尔滨,悠扬的旋律如同城市的脉搏,跳动在每一个角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今年,市教育局要求哈市小学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每所学校至少普及一种小乐器或一项非遗传承项目。各学校积极发展“小乐器进校园”这种音乐教学模式,把腰鼓、竖笛、巴乌、丁笛、葫芦丝、口风琴等加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让音乐课堂富有勃勃生机。
  铁岭小学
  校园鼓乐齐鸣
  实现多学科融合
  在铁岭小学的操场上,千余名学生挥动鼓槌演奏着活力四射的《运动员进行曲》,鼓槌上的红绸带随风飘舞,仿佛燃烧的火焰;鼓声如雷,似奔腾的黄河,汹涌澎湃。
  据了解,多年来,铁岭小学校形成映山红音乐特色课程。总校、大成校区、民益校区进行腰鼓教学,鲁商校区进行军鼓教学,各校区开设校本鼓乐课程、成立“金鼓社团”分层教学、开发《鼓韵千年》跨学科主题课程。学校以“校园鼓乐齐鸣”艺术节活动作为特色活动进行拓展传承,带动“击鼓传花、全面发展”的学风引领,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将击鼓与激昂的运动旋律相结合,彰显出蓬勃朝气。军鼓版《强军战歌》的训练和演出,增强了队员们的团队凝聚力,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鼓韵千年》跨学科主题课程以击鼓艺术为核心,整合多学科知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击鼓文化,培养综合素养。该课程巧妙融合历史、语文、美术和体育等多个学科,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感受击鼓艺术的独特魅力。
  兆麟小学
  编写竖笛教材
  开启音乐之旅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孩子们人手一支竖笛,在老师悠扬的电子琴伴奏下吹奏出一段清脆动人的旋律。当手指轻盈地抚过笛孔,优美的音乐随之而出,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据了解,兆麟小学以课堂为主阵地,将竖笛演奏列入音乐课程。从简单的识谱到熟练的视奏,从吹奏音阶到演绎完整的曲子,孩子们仿佛在探寻藏在笛身中的宝藏,开启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探索之旅。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兆麟小学累计有千余名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掌握竖笛演奏技艺,通过竖笛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好。
  兆麟小学音乐组组长李彦明说,竖笛引入音乐课堂教学已经多年,音乐组的教师在竖笛教学方面已经形成特色的教学体系,并结合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合理设计教学进度,调动孩子们热爱音乐的“内需力”。音乐组教师们集思广益,编写《笛声悠悠》竖笛曲谱,让孩子们在舒心快乐的学习中获得音乐成就感。现在高年级的孩子们开始练习使用巴洛克竖笛,这与学校巴洛克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在校园艺术节、毕业典礼上,竖笛演奏已经成为经典曲目,百名学生同奏竖笛的场面非常壮观。
  前进小学
  感受巴乌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
  从基础乐理知识的传授,到巴乌演奏技巧的悉心指导,前进小学《浓情巴乌》校本课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民乐的兴趣。
  当这一音色悠扬的民族乐器走进课堂后,迅速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课堂上,孩子们手持巴乌,神情专注地吹奏,纯真的面庞上满是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从最初的单音练习,到能够完整演奏简单曲目,孩子们在与巴乌亲密接触间,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悠扬的巴乌音色中,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得以传承与弘扬。
  据了解,2020年11月,学校精心研发出巴乌特色校本课程《浓情巴乌》,并在全学段推广使用。巴乌课程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在各类大型活动的舞台上,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服装,用灵动的手指吹奏出美妙的旋律。《月光下的凤尾竹》《龙的传人》《青花瓷》等经典曲目从他们的巴乌中流淌而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这些宝贵的演出经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更让他们在收获自信与荣耀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在艺术的滋养下快乐成长。
  兴华小学
  丁笛进课堂
  陪伴学生成长
  “民乐丁笛在兴华小学普及已经有10年之久,现在高年段的孩子都能独自演奏。”兴华小学教师赵玉莲说,2014年3月,丁笛首次进入兴华小学三、四、五学年的音乐课堂。丁笛发出的声音清脆悠扬,或空灵婉转如林间鸟鸣,或醇厚质朴似大地私语,独特的音色、简单的操作,让丁笛迅速在兴华小学“走红”,学生们随身带着丁笛开心地演奏,小乐器成为学生们快乐的交流工具。
  2014年秋季开学,丁笛全面进入音乐课堂。每个学年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曲目开展教学。从一个指法开始,老师结合音乐知识,逐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点点滴滴的艺术滋养汇聚成音乐的海洋。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校实现“人人有丁笛,人人会演奏”的目标。学校又成立了特色丁笛社团,赶赴齐齐哈尔参加大型“文化遗产日”千人吹丁笛展演活动,从此,学校开启了这条普及加特色的艺术育人之路。
  在哈市很多大型文艺活动中,兴华小学的丁笛演奏都会赢得阵阵掌声,学生们也通过一场场演出,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