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家乡讲给你听”

同济学子带同学“回家”感受冰城魅力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字数:931 2025年03月28日 要闻
  张壹翔(右二)和同学们。
  ■本报记者 康福柱
  “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牵动着我心,我要把我的家乡讲给你听!”第九届亚冬会带给冰城的激动尚未平复,远在上海的张壹翔和伙伴们完成了他们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冰雪同梦,人城共赴:亚冬赛会与城市发展同轴互促的实践调研》,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哈尔滨、爱上哈尔滨。
  3月26日,就读于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张壹翔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与同学深入冰城调研,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的经历。
  张壹翔家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在他看来,冰城举办亚冬会是绝佳的社会调查课题。他与3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一拍即合,组成“冰城探冬实践组”,决定以亚冬会为契机,对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进行一次深度调研。“我们想用‘本地人+外地人’的双重视角,客观分析哈尔滨的优势和短板。”张壹翔告诉记者,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冰雪经济、城市品牌、文旅融合等方面的资料,并设计了详细的调研路线。
  1月10日至15日,“冰城探冬实践组”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社区市集、景区景点,探寻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等。组内的江苏同学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哈尔滨比想象的更现代、更开放,它用冰雪勾勒出梦幻、用热情驱散严寒,它有着高雅的气质,充满了时尚与活力。”
  1月31日至2月14日,张壹翔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参与服务工作,并参与了亚冬会开闭幕式的相关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哈尔滨的国际化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张壹翔说。
  回到学校后,张壹翔和同学们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完成了调研报告。他们以青年的视角,从冰雪经济延伸、城市品牌塑造、公共服务优化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冰城振兴的期盼,充分呈现了他们用心走进一座城市的真实感受。“每当同学们谈起亚冬会、谈起哈尔滨冰雪,作为哈尔滨人我特别自豪。等我学好本领一定回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张壹翔说。
  同济大学学生曹宇阳在实践总结中说:“哈尔滨教会我的,不仅是破除地域偏见的认知革命,更是触摸城市灵魂的方法论——唯有让靴底沾上面包石的雪沫,让指尖感受中央大街砖墙的百年温度,才能真正听懂冰层下春水的私语。”
  同学们表示,这次冰城之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