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刘希阳
距离主城区约180公里的磨盘山水库,源源不断地为哈尔滨居民输送着生产生活用水。作为哈尔滨的重要水源地,其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为有效提升泄洪能力,2024年7月,磨盘山水库防洪设施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按计划,今年6月主汛期到来前,水库扩建溢洪道主体工程将投入使用。为此,工程自开建以来一直保持不间断施工状态。隆冬时节,项目临时搭建起4200平方米的巨型暖棚,为混凝土浇筑施工创造条件。眼下,尽管寒冷尚未消散,施工现场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场关乎哈尔滨居民用水安全与城市防洪安全的“保卫战”,始终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
打响“保卫战”
磨盘山水库扩建一条溢洪道
一股股清澈的水流日复一日地从位于拉林河干流上游的磨盘山水库中涌出,奔向哈尔滨市区。同时,这座地处五常市沙河子镇磨盘山村上游的水库,还肩负着向周边的山河、五常以及其他地区供水的重任。这是一个集城市供水、下游防洪、农田灌溉、环境用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于哈尔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2023年的暴雨让这条“生命线”面临严峻挑战。短短24小时内,入库水量暴涨1.91亿立方米,水库安全面临巨大考验。尽管在科学调度下,水库最终安全度过汛期,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敲响了警钟。一场针对磨盘山水库的“保卫战”迫在眉睫。
2024年7月,哈尔滨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磨盘山水库抵御超标洪水防洪设施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对磨盘山水库开展一系列扩建和改造工作,包括扩建溢洪道、实施超标准洪水应急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以及进行附属设施的建设与维修等。根据计划,扩建溢洪道主体工程将在今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并投入使用,确保水库能够更加安全地应对未来的洪水挑战。
将原12米单孔溢洪道扩建为双孔24米溢洪道,增设超标准洪水应急保障措施,维修枢纽区的防汛道路……这些工程完工后,磨盘山水库的安全隐患将得到根本性消除,泄洪能力将极大增强,水库的防洪安全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小心翼翼“开山”
4200平方米暖棚“守护”冬季施工
扩建溢洪道,若是平地新建并非难事,但此次是在山上紧邻既有水库进行“开山”作业,必须小心翼翼。磨盘山水库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新区建发集团项目常务指挥郭君科说:“扩建的溢洪道紧邻原有溢洪道,爆破施工绝不能影响既有建筑物和设备的正常使用,炸药量只能一点点摸索尝试。”这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难点,但却急不得,只能慢慢磨。
施工难度极大,山上作业面狭窄,又要保证工期,施工一天都不容延误。哈尔滨新区建发集团举全集团之力,抽调业务骨干30人在指挥部24小时驻场,靠前指挥,全力保障项目推进。相关单位精心倒排工期,通过科学调度不同工种有序进场施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参建单位省水投集团庆达公司项目经理李春伟介绍:“现场高峰期约有100名工人,涵盖爆破作业、山体土石方开挖外运、混凝土浇筑等多项施工作业。我们合理安排工序、场地以及时间,让工人们既能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实现交叉作业,始终保证工地运转不停。”
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建设者们放弃节假日休息,始终坚守岗位。随着冬季来临,工序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气温成为施工的“拦路虎”。李春伟说:“混凝土入仓温度必须达到5℃以上,否则无法保证质量。”为了保工期,项目现场搭建起一个最高达27米、面积4200平方米的暖棚。为使暖棚温度达标,现场还支起了生物质环保锅炉用于供暖,配备14台热风炮作为备用加热手段,确保暖棚内维持15℃的作业温度。
与时间赛跑
严防感冒确保工期“零损耗”
当人们悠然迎接春暖花开之际,磨盘山水库防洪设施提升工程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仍忙碌不已。他们常常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正如李春伟所言,“大家深知时间紧迫、任务重大,因此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的团聚。同时,项目组密切监控工人们的身体状况,确保大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任何一道工序的延误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