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玥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名‘老兵’,国家安全永远是我工作的第一视角。”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肖新光在履职工作中,始终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提案内容,结合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发挥自己长期在网络安全研发一线的优势,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从理念创新、产品实践、场景应用等多方面落实提案,切实保障网络安全。
肖新光委员一直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安全领域的能力提升。他专门就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发展的合理路径作专题研究,在推进大模型对网安加速赋能的同时,高度关注网络安全风险与应对之策,为中国网络安全的智能化之路建言献策。今年2月,DeepSeek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他组织团队对攻击DeepSeek的僵尸网络样本展开技术分析。
安天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网络安全的垂直应用,构建实践样本。去年,安天发布澜砥VILLM垂直大模型,用于强化恶意代码等安全威胁的分析检测能力。模型采用字节嵌入结合生成式技术直接理解二进制数据,打破了当前开源大模型和商业模型仅能够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和音视频的局限性,同时在模型可处理的上下文大小上取得突破,解决当前广泛应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受词表的长度内容等限制。VILLM V2模型将检测文件的大小扩展到数百兆字节级别。除了上下文的长度提升之外,V2模型在生成恶意代码基础分类、运行环境、家族名称、行为标签的基础上,可以给出生成结果的具体依据(精确到偏移量和字节)。肖新光介绍,2024年安天成功完成了澜砥大模型的登记备案和澜砥威胁检测生成式算法的备案,成为全国首个备案的威胁检测生成式算法。
肖新光表示,作为来自网络安全专业领域的委员,有“知行言”三方面的履职优势:知,是作为专业委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言,是作为委员履职过程中提出相关的提案;行,既包括委员本身所进行的各种沟通调研,也包括委员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实践探索。今年,他将继续围绕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和热点问题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