牤牛河畔老琴师为东北大鼓伴奏75载

五常市“抢救性保护”传统艺术

字数:1,037 2025年03月03日 要闻
  李海田(右)用三弦为东北大鼓伴奏。
  本报讯(伊飞帆 记者 康福柱文/摄)3月1日,五常市文化馆内传出了音色醇厚的三弦声和铿锵有力的东北大鼓唱段,韵味十足,令人陶醉。“我们正在进行‘抢救性保护’,希望将老艺人精湛的演奏技艺传承下去,也鼓励年轻人传承传统艺术……”五常市文化馆馆长王多颖告诉记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东北大鼓通常由两人表演:演员边唱边击鼓、板,琴师三弦伴奏。王多颖说,“抢救性保护”的是老琴师李海田的演奏技艺。今年81岁的李海田,出生在牤牛河畔的五常市卫国乡兴水村,他父亲和爷爷都是三弦演奏艺人,耳濡目染,李海田从小就对三弦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第一次拿起三弦就有模有样,大家都夸我有天赋。父亲看我是学三弦的料,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从坐姿到手法必须规规矩矩……练功磨破手指是常事,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回忆童年时光,李海田一脸幸福模样。他练就了“童子功”,6岁开始登台,成为十里八乡的小明星。
  为把控节奏,李海田还摸索自创了练琴方法。“我用大拇指和食指间捻一粒黄豆练琴,这招儿让我受益终生。”李海田笑着说。下过苦功后,李海田的三弦弹奏技艺愈发精湛。19岁时,他加入了当时的五常戏曲改进会,后调入县曲艺团,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李海田不识谱,伴奏全凭记忆,却能自如地和任何一位东北大鼓、西河大鼓艺人合作。“只要有人唱,我就能伴奏。”李海田说。凭借出色的技艺,他很快成为东北三省知名的三弦伴奏艺人,曾与著名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董秀兰、刘淑清等人合作。
  从1963年至1982年,李海田迎来了表演黄金期。由于当时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一,东北大鼓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哪里有演出,群众奔走相告,场面十分热闹。“有时一部书能说上好几天,观众听得入迷,连大年三十我们都得在外地演出。”说起过去的辉煌,李海田一脸骄傲。
  东北大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李海田继续为传承这项艺术贡献力量。近年来,他积极参加五常市举办的东北大鼓培训班,毫无保留地为大家传授东北大鼓的演唱技巧和三弦弹奏技法。
  王多颖表示:“李海田老师的三弦弹奏技艺独特,目前在五常市还找不到能和他媲美的三弦弹奏者。为传承好东北大鼓,去年,我们文化馆的东北大鼓演员和李老师一起进入专业录音棚,录制了部分他弹奏的曲目。这些录音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将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牤牛河畔老琴师至今75年的艺术生涯,诠释了他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责任。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像李海田这样的老艺人,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守护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