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盈枝所来径 奋楫扬帆启新程

—— 2024年哈尔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字数:5,505 2025年02月27日 要闻
  (上接第一版)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一次次学习研讨、一场场精彩宣讲、一篇篇阐释文章、一轮轮头脑风暴,让真理之光辐射冰城大地,持续唤起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坚定志向与澎湃激情。
  同唱奋进之歌
  奏响助推振兴发展强音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从冰雪旅游的“排头兵”到国际传播的“弄潮儿”,哈尔滨故事引人入胜,哈尔滨声音远播四海,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主旋律更加高昂。
  ——重大主题宣传有力有效。
  “来自亚太地区的20多家媒体记者走进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主办城市哈尔滨,体验哈尔滨采冰节,深入感受充满活力的冰雪文化和冬季运动魅力。”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这样一则视频,向全世界推介哈尔滨。
  一年来,哈尔滨聚焦重大主题宣传,多角度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战略新部署,生动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实践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3—2024年冰雪季,“尔滨现象”及相关话题137次登上热搜榜首,网上总信息量达2300万条,评论量达10.2亿条,被评为“现象级舆论顶流”;2024年中央主要媒体全年推出哈尔滨市相关报道6.8万余篇(条),数量创历史新高。
  高位谋划2024—2025年冰雪季宣传,深度挖掘文旅特色内涵,汇聚各级各类媒体力量,引发全网高频互动。目前,哈尔滨冰雪季网上相关信息3016万余条,总浏览量1879亿次,产生热搜热榜话题2700余个、评论量23亿余条。哈尔滨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2024年度活力之城”。
  亚冬会举办期间,通过伴随式直播特别节目等形式,以80多种语言向全球传播亚冬声音,持续推高亚冬盛会热度。海内外主要媒体刊发稿件2500万+,全网信息浏览量150亿+,视频播放量2亿+。
  组织“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教育、“强国复兴有我 奋斗筑梦冰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知识竞赛、“沸腾的生活——冰城公交百年印记展”、“青春中国·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全市青年讲师团宣讲等活动,激发全市上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满腔热忱。
  配合支持中俄博览会、亚冬会倒计时、消防救援世锦赛等重大活动承办举办,提前谋划、统筹调度宣传资源力量,让活动实施与宣传推介相得益彰,着力增强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精心组织并指导开展例行发布252场次。人民网、央广网等17家中省主要媒体直播报道,总观看量达450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日益提升。
  ——创新融合实践走深走实。
  聚焦“融合”加力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客户端“冰城+”累计下载量突破300万。市属媒体新媒体账号112个,全网粉丝量3456.96万,全市18个区、县(市)融媒账号93个。哈尔滨日报全媒体传播年发布视频超过4.6万条(次)、浏览量100亿次以上,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
  聚焦“改革”创新升级传播技术手段。哈尔滨日报社推出VR虚拟展馆等数字技术产品,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组建AIGC研发工作室,采用AI人工智能技术、5G传输技术赋能节目生产,AI主播亮相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流媒体覆盖面、到达率、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国际传播载体有效拓展。
  2024年1月,哈尔滨市代表中国冰雪城市在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上作主旨推介,我市冰雪旅游宣传片首次“走进”法国凡尔赛宫。
  承办“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征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59559部,涵盖30多个语种。活动话题总阅读量超5亿次,投稿作品平台阅读量3亿人次,909个国家级通讯社及海外重点媒体发布活动内容。
  精心筹划“冰情雪韵·逐梦亚冬”“万国巡礼·欧陆风情”等6条采风线路、25个采风点位,组织境内外注册媒体记者参与城市侧采风活动,主办“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亚太主流媒体采风、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大赛哈尔滨站等活动,多视角展示哈尔滨冰情雪韵的魅力、活力和潜力。
  目前,哈尔滨三大海外社交账号总曝光量超1.1亿,总互动量超569.8万,视频总观看量超2810.5万次。2024年12月,《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4)》发布,哈尔滨荣膺第四届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传播创新力领军城市”。
  弘扬时代新风
  展现蓬勃向上精神文明新气象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底色。“以冰雪之约,聚文明之光,燃情梦幻之旅,共筑文明活力之城……”通过冰雪旅游、亚冬盛会等“窗口”效应,可以览阅一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风采。
  一年来,哈尔滨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工作,持续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赓续传承红色血脉、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丰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哈尔滨解放78周年。全市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117场,拍摄《我和我的祖国》MV,开展百条街道万面国旗迎国庆等活动,彰显出“共和国长子”的新时代风貌。
  开展以“踏冰雪之旅寻红色印迹·迎亚冬盛会展冰城魅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旅游线路网上精品展示,在各项活动中突出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有机融合,让这座英雄城市红色教育打开灵活生动的新模式。
  2024年6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尚志市举办,这是该项集中示范活动开展以来首次在东北三省进行。
  《“尔滨”热背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25年第2期刊发;《丰富文化资源供给 激发冰雪热潮里的炽热爱国心》等11篇典型经验在“学习强国”公众号交流。《“五心五立”:打造青年思政课堂》荣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4年优秀思想政治工作案例。
  ——焕发城市文明风采、文明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我的家乡哈尔滨是一片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土地,这里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市民。”哈尔滨文化旅游宣传大使、知名演员张译说。在亚冬会召开倒计时100天之际,组织开展“百位家乡名人助力亚冬会”活动,邀请梁晓声、翟志刚等百余位家乡名人录制祝福视频进行全媒体宣推,全网浏览量破亿次,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亚冬会的关注度,增强了市民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累计发布《礼迎天下客 冰雪暖世界》等7封公开信,动员广大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争做城市文明的“守护者”、“代言人”、“推荐官”,擦亮“滨”至如归的金字招牌。
  开展“扮靓冰城景 我亦景中人”“激情迎亚冬窗口展风采”“全民学英语 一起迎亚冬”等城乡文明十大提升行动,推出相关视频2000余个,全网传播量、互动量4000余万次。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扎实有序开展“文明哈尔滨·聆听您的美好回音”、“让美好发生”暖心行动、“微光成炬·我身边的文明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真正让人民群众站C位、万千百姓唱主角,全体市民共建文明家园、共享文明生活。
  ——好人善举演绎冰城大爱、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孙庆波,挺身而出勇救5名落水村民的好村支书;李莉,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以真诚服务温暖冰城百姓的“五星级”出租车司机;姜永莲,用无私大爱照顾脑瘫继子27年的善良母亲……过去一年,这些滚烫的名字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冰城大地广为传颂。
  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与“礼迎天下客,南北一家亲”暖心待客文明实践示范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
  2024年,在道德典型选树工作中,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创历史新高;23人荣获“龙江好人”称号,人数同比增长5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保障服务团队、市第七十三中学校新疆部当选“感动龙江”年度群体;市应急管理局干部赵鸿亮、东莱派出所民警王子赫分别荣获全国“最美公务员”、“最美基层民警”称号。组织道德典型开展巡讲巡演巡展活动1200余场次,现场参与群众8.6万余人。
  聚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童声里的中国”市原创童谣集中展演活动,《紫丁香》和《北方的孩子爱北方》两首儿童歌曲入选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百首优秀曲目。承办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训班,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文明之光,直抵人心。一个个先进典型、一簇簇信仰火炬,如煦煦暖阳,照耀冰城大地、温暖百姓心怀,汇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绽放文旅“繁花”
  构建“双轮驱动”文化新生态
  哪怕置身暑热七月,也能一秒穿越冬夏。2024年7月6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开馆,作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旅游再添新景致,实现从一季到四季的衔接蝶变。
  梦幻冰雪馆堪称冰城文旅大花园中一朵别具匠心的“繁花”,点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的“大写意”。
  ——文艺精品量质同升、百花争艳。
  广大文艺工作者倾心倾力抒写和讴歌新时代,从新时代伟大变革和人民创新创造中提炼主题、捕捉灵感,让创作更富历史底蕴、更有文化品位。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提高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文艺创作掀起热潮,话剧《工人村》、音乐剧《永远的旋律》、芭蕾舞剧《灰姑娘》等精品力作叫好又叫座。沉浸式演艺剧目《遇见·哈尔滨》《王的战车》《“尔滨”故事》讲述播扬着哈尔滨特色文化。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大型合唱交响乐《文明颂》、电影《731》正在加紧推进。
  原创交响乐《松花江组曲》《东方旭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星火之光——罗盛教》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剧目。
  ——文化服务多点开花、暖心惠民。
  紧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气象、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
  高水平策划举办国际啤酒节、国际马拉松、国际服装周,创新开展2024“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和2024—2025年冰雪季活动,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所全年演出近千场次。
  防洪纪念塔广场市民音乐嘉年华、冰雪大世界梦想大舞台演出精彩纷呈,韩美林艺术展、第二届萧红文化周、哈尔滨音乐日专场音乐会相继举办,全年开展各类艺术演出199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4300余场。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哈尔滨市博物馆、哈军工纪念馆、哈尔滨北方民俗博物馆晋升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市新增人民院线影厅22家,累计达40家,接待影视剧组2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点实现全覆盖。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0.15平方米增加到0.28平方米。
  围绕“书香哈尔滨”建设工程,开展“摆渡船”“一书一城”等活动500余场。“摆渡船”入选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会员,“一书一城”活动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展示项目奖”。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硕果累累、熠熠生辉。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护好城市的历史文脉,让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焕发新生机。《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若干措施》《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工作计划》等政策陆续实施。
  将每年6月28日设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完成92栋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修缮,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开门迎客,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百年“黄房子”、梅金·肖克百年庭院、万国洋行旧址成为打卡新地标,232处历史建筑实现扫码可阅读,“博物馆热”“非遗热”持续升温,观赏文物、体验非遗成为新风尚。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度全省第一。获评省级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32项、传承人31人,市非遗中心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在亚冬会期间举办“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城市特色非遗展示活动,吸引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逾2万人次参与互动。
  ——文旅深度融合亮点纷呈、精品迭出。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旅+”业态融合发展行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助力文化旅游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紫丁香创意设计大赛成功举办,控温羽绒服、中医茶饮等创意产品落地转化。全年引进域外优质创意设计企业58户,8类创意设计市场主体达14120户,营收228.6亿元,同比增长10.92%。2户企业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户企业、2个园区获评省级文化创意中心(园区)。
  高标准打造松花江文旅带,颁布《哈尔滨市松花江沿江旅游发展促进条例》,推动松花江光影秀等22个项目投入运营,避暑旅游延续强劲态势,登上微博热门地域TOP10榜首。
  特色主题巴士、松花江主题游船、极地公园全息光影海豚秀等沉浸式旅游产品接续上新。成功培育“尔滨”城市新品牌,注册“尔滨”等四个商标共140个品类,“尔滨礼物”得到广大游客青睐。全年举办13场大型演唱会,“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为新时尚。引进铂爵旅拍、新东方文旅等头部企业落地,全市旅拍机构数量大幅跃升。2024年,新增住宿和餐饮业市场主体28853户,同比增长21.48%。
  “约会哈尔滨 冰雪暖世界”案例获得全国旅游营销推广典型案例等15个奖项,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入选中国文旅经济十大案例,《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精彩纷呈,“冰雪”力量助推城市发展》入选“年度公共关系优秀案例”。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量1.79亿人次、游客总花费23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2%、36.7%,连续8年获评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其中,全年接待入境游客85.7万人次,同比增长111.6%。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2379.8万人次,同比增长14.4%,旅客吞吐量继续保持东北第一。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回望过去,思想之光照亮赶考之路;
  展望未来,奋进之笔书写时代华章。
  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以冰城实践诠释思想力量,以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活力,以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奋力谱写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