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春天里 追梦向未来

——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哈尔滨谱写振兴发展新篇凝心聚力

字数:3,045 2025年02月20日 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本报记者 姜雪松
  春光和煦,万物生长。
  随着象征冰雪消融、生机勃发的“雨水”节气的到来,哈尔滨步入“两会时间”。
  2月18日、19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召开。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共谋现代化建设新篇。
  笃行不怠的时光,连接过去和未来;接续奋斗的目标,描绘希望与梦想。在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哈尔滨两会,肩负着振兴发展的职责使命。
  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从春天出发,向梦想远航——来自全市的代表委员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激情热议哈尔滨新一轮振兴发展新航向、新格局、新作为。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哈尔滨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亚冬会开幕式并举行外事活动,对亚冬会筹办举办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哈尔滨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辞重要指示精神为哈尔滨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更加坚定了冰城儿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篇章”的志气底气、决心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哈尔滨,参加亚冬盛会开幕式为新起点,精心谋划安排2025年八项重点任务,政治站位高、任务目标清晰明确、措施方法具体有效,体现了哈尔滨抢抓机遇、实干争先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扛起引领全省振兴发展的省会担当。”肖彬代表说。
  肖彬表示,今年哈尔滨新区将肩负好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和引领省市振兴发展的政治责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提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对外开放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征程中走在最前列、当好排头兵。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见证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脚步:2024年,哈尔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6.3亿元,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8亿元,增长7.9%,增速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868.4亿元,增长14.3%,增速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379.8万人次,保持东北第一;新登记市场主体19.3万户、增长15.5%,增速居东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振奋精神、聚力攻坚、真抓实干,振兴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数据催人奋进,来之不易,坚定了我们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矢志奋斗的信念。”于军代表说,“报告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胸怀使命担当,契合冰城发展实际,为全市上下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集结冲锋号角,注入了强大动力。”
  于军表示,道里区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经济强区和旅游大区,区位优势明显,优质资源集聚,文旅商贸产业基础扎实,是冰城欧陆风情展示之窗、龙江向北开放之门。下一步,要全面对标报告安排部署,主动扛起引领带头、辐射带动全市振兴发展的责任担当,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运行质效持续回升向好,为哈尔滨可持续振兴、高质量发展多作新贡献。
  第九届亚冬会从成功申办到开幕仅用580天,34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筹办时间之短、参赛规模之大、不新建场馆均创造亚冬会历史。哈尔滨坚决落实“简约、安全、精彩”和“干净、风格、纪律”办赛要求,唱响“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主题,切实做到用心不铺张、简约不简单、节俭又精彩,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亚冬会办得太精彩了,作为哈尔滨市民,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于新龙委员说,“哈尔滨市将赛事保障与城市发展、群众期盼紧密结合,推动道路修缮、管网改造、松花江岸线整治等工作,社会各单位积极为亚冬会筹办作贡献,凝聚起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现在,冰雪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这无疑对我们企业加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冰雪装备制造项目的投资扩产注入了强心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推动力。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提出的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蔡水平代表说,“今年哈尔滨将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和优质服务商,这对我们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都是利好消息,让我对在哈尔滨创业发展充满信心。”
  扩大夏季避暑、冬季冰雪高质量特色产品供给,推动文旅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经济,打造服务消费新亮点和经济新增长点。
  “旅游业是哈尔滨的重要支柱产业。报告提出要厚植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科技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国际啤酒节的规模和影响力,发展避暑、康养、演艺、研学等“旅游+”业态,构筑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我对此完全赞同。”陈曦委员说,“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沿岸景观已与都市景观融为一体,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要进一步做活‘水、冰、岸’三大主题业态,打造城市旅游王牌,激发水岸经济活力,推动‘尔滨’旅游从‘一季爆火’到‘四季长红’。”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报告提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跟着发展需求走,急企业之所急、忧企业之所忧,企业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过去一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以上,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创历史最好成绩。”于振代表说,“平房区、哈经开区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引擎,要更好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示范带动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扛起产业振兴的使命担当,打造环哈兽研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壮大航空、汽车、生物经济、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冰雪经济等新赛道,当好哈尔滨工业振兴排头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报告提出,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机场线、过江隧道和亚布力机场建设,完善交通骨干网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5所,新增社区老年照护中心30个,建设社区托育机构和家庭托育点150个;建立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之多是报告的一大亮点。尤其是教育领域,报告提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小学“十百千”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些举措都切中实际、着眼长远。”王健代表说,“2025年总体目标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员,我深知人才培养是科技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推行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职业教育的长学制贯通式培养试点,既是民生期望,也是使命担当。”
  共识,在议政中凝聚;力量,在团结中迸发。
  代表委员们共话民生、共议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发展愿景和民生目标在这里深度交融;民意、民智、民声在这里汇集;思路、办法、策略在这里形成。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蓝图绘就,使命在肩。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代表委员一致表示,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作为,为把哈尔滨加快建设成为繁荣创新、时尚浪漫和幸福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