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落下帷幕,选手们在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与体验中爱上了哈尔滨——

冰城雪雕艺术水准全球顶级 城市既有国际范又时尚漂亮

字数:1,389 2025年01月10日 约会哈尔滨 冰雪暖世界

  一等奖作品《阴阳和鸣》。  
  二等奖作品《智网殊同》。  
  二等奖作品《巨石守护者》。  
  ■本报记者 李木双/文 李毅/摄
  1月9日,第27届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正式落下帷幕,来自10个国家25支代表队的百位雪雕艺术大师即将踏上归途。在4天的比赛中,哈尔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这里不仅相互学习交流、沟通了解,更切身感受到了哈尔滨的魅力。
  联队选手
  “双亚冬之城”足以证明哈尔滨的优秀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队凭借作品《圣湖恋歌》,获得本届比赛的三等奖。第一次来哈尔滨参赛就获奖,让队员马拉特·加布德拉赫马诺夫非常开心。在他看来,哈尔滨哪里都好,“这里的天气很好,城市漂亮又有国际范儿,人也非常热情。整个比赛过程,我的心情特别好,所以技术发挥稳定。”
  “成为‘双亚冬之城’,足够证明哈尔滨的优秀和气魄。”马拉特·加布德拉赫马诺夫和队友希望为本届赛事献上最美好的作品。他们这次作品的主题是爱情,设计灵感源于多个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用洁白的雪来塑造纯真的爱情,传递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他认为友好是哈尔滨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典型特质,祝愿哈尔滨亚冬会一切顺利。
  西班牙选手
  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哈尔滨
  第一次组队就能凭借作品《深海游牧族》获得本届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的特别奖,让西班牙一队的选手有些激动。
  他们的作品被评委会给予这样的评价:设计独特,雕刻技术细腻,寄居蟹的形态和贝壳的纹理刻画得十分精细;作品立意深刻,启发人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平衡与发展,为雪雕赋予了自然与人生的双重启示。
  在接受采访时,西班牙一队的选手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奖。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哈尔滨的比赛过程,“赛事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舒适的赛事体验。对我们很照顾,让我们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能够保持非常好的心态。非常感谢哈尔滨市政府为比赛所做的一切。”他告诉记者,因为还有其他工作,团队10日就要离开哈尔滨,他希望以后还会有机会再来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不管是参赛还是来旅游,我都非常期待再次到这个国际化的城市。这里的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国际化,让我非常喜欢。”
  中国选手
  切磋技艺,不断提升雪雕水平
  凭借作品《智网殊同》,中国三队在本届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团队负责人、阿勒泰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袁文瑜表示,团队中除了她,其他选手都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来哈尔滨不仅是在参加比赛,更是在这里学习雪雕技艺,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家乡的雪雕水平。”
  “确实受益于在哈尔滨的学习,才能顺利完成比赛。”袁文瑜告诉记者,在雪雕比赛过程中,意外导致作品出现破损,幸好他们此前刚刚跟哈尔滨的雪雕大师学习过用“榫卯结构”修补雪雕的技术,最终顺利完成了作品。
  评委对作品《智网殊同》评价为:设计新颖独特,视觉语言丰富;雕刻技术巧妙创新,纹理和线条表现手法独特;立意前沿,立足AI时代背景,探讨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雪雕艺术赋予时代脉搏。
  “我们这次把时间充分利用在学习和比赛上,很遗憾没能在哈尔滨好好逛一逛。”袁文瑜希望通过学习,让家乡也能像哈尔滨一样,用好冰雪资源,成为冰雪游的热门。“明年,我们还会来。”
  “再来”几乎是每个参赛选手的共同愿望。作为今年被评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的哈尔滨,正用独特的冰雪魅力,得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的认可。而伴随240小时免签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到哈尔滨,让哈尔滨的“国际滨”形象深入人心,成就城市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