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办理出入境相关手续。 本报讯(张慕远 郭策 孙中大 记者 王骁)12月18日,哈尔滨空港口岸迎来首批符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外籍旅客。12月19日上午,哈尔滨空港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数突破50万大关。
迎来首批9名外籍旅客
12月18日22时45分,随着首尔至哈尔滨的CZ684次航班降落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哈尔滨空港口岸迎来首批符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9名外籍旅客。其中,首位旅客是巴西籍。
据了解,国家移民管理局于12月17日发布进一步优化过境免签政策的公告,旨在促进国际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合作。此次政策调整后,符合条件的外国籍旅客在指定口岸过境时,可享受240小时免签停留,方便其在周边地区从事商务、旅游等活动。
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积极落实此项政策,组织民警深入研习新规,开展业务培训与相关宣讲工作,确保精准高效执行;加强与机场、海关等部门通联协作,优化通关流程,在口岸设置醒目引导标识与咨询台,并安排专职民警值守服务。
明年1月至3月客流将持续高位
12月19日上午,哈尔滨空港口岸迎来重要时刻——随着一位日本籍旅客入境,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50万大关。
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黑龙江冰雪旅游季火热影响,哈尔滨空港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已突破5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出入境外籍人员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1%。
作为东北亚空中走廊枢纽,哈尔滨机场口岸今年恢复19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还将开通新航线,强化与世界互联互通。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在即,届时哈尔滨将迎来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与游客,预计明年1月至3月口岸出入境客流将持续高位。
随着亚冬会开幕进入50天倒计时,哈尔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力冲刺备战。目前,移民事务首站服务中心已筹备完毕,“亚冬会专用通道”即将开启,比赛用枪查验区专人专管,“一站式”通关体验呼之欲出。同时,在智慧边检建设方面,哈尔滨边检站为口岸查验现场配备了智能翻译机、可升降验证台、生物采集等前沿智能验放设备。其中,升级后的智能翻译系统能够对1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种语言进行精准实时翻译,真正打破语言障碍,全方位保障口岸的高效、稳定运行。此外,该站制定专项保障方案,组织演练和压力测试,选拔精英组建服务保障队,全方位保障口岸高效稳定运行,全面提升哈尔滨国际形象,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为亚冬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