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在石头上画这个猫眼睛我总是画不好。”“你注意观察,这个石头画猫眼睛部位刚好有点凸,我们把它定位在猫眼珠子部位。为表达眼睛的明亮,我们要把眼珠子的色彩给到高光白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举办的“多彩非遗 文润北屯”展演活动中,陈海霞正在手把手地指导前来学习石头画的几位学生。
在展位上,陈海霞还带来了几十块石头画参展,吸引了众多人员前来围观。只见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上,她画的动物活灵活现、植物栩栩如生、风景画更是惟妙惟肖,成为非遗展演活动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石头画属于中国民间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中国古人最早的绘画表现形式是岩画。参加此次‘多彩非遗 文润北屯’展演活动,目的是宣传、介绍、传承石头画。”陈海霞说。
石头画是创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状、质地、纹理进行艺术构思,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力进行创作。通过把画和石头本身特质相结合,保留石头自然的美,升华和提升石头自然之美。通过精巧设计和绘画,给予石头新的生命,让一种普通平常的石头“鲜活起来”。
十师北屯市地大物博,戈壁滩上有许多美玉“金丝玉”,额尔齐斯河边不计其数的鹅卵石中更是盛产“国画石”(即石纹自然形成的象形画的石头)。陈海霞非常喜欢捡石头,刚开始把各地捡来的很多无用的石头,堆在角落里。扁平的石头便成了父亲绘画压纸的“镇尺”,有时候色彩滴落到石头上便成了一幅“抽象画”,这触发了陈海霞在石头上作画的灵感。于是她挑选了一块石头开始创作,既兴奋又激动的她,在石头上画呀画,一画就停不下来,这既能把她画画的爱好重新捡起来,又能让她的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于是便开启了她在石头上画画的旅程。
陈海霞精心绘制的石头画,使普通的一块石头,立即升值上百倍,她的不少作品被喜欢和欣赏的人购买收藏。她也乐在其中,对石头画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2023年,陈海霞创建了“海霞书画工作室”。在工作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块块绘有图案的石头上,将这些图案映照得熠熠生辉。在这里,她专注地在一块块石头上作画,笔触细腻、色彩鲜艳,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她的匠心独运,每一笔色彩都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