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戒严“闹剧”收场 韩国政局风雨飘摇

字数:3,203 2024年12月05日 国际

  四日凌晨,警察在韩国首尔的韩国总统府外戒备。  
  12月4日,在韩国首尔,当地民众手持“尹锡悦下台”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活动。  
  12月4日,韩国民众在首尔的国会大厦台阶上参加抗议活动,要求总统尹锡悦辞职。  
  12月3日深夜至12月4日凌晨,韩国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
  当地时间3日22时25分,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进行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尹锡悦的戒严令让韩国朝野措手不及,无数人彻夜难眠。
  尹锡悦宣布戒严之前,包括总统府的一般官员、媒体等都不知情。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韩国总统发布紧急戒严令时,“没有事先通知”拜登政府,白宫并未收到通报。
  此次尹锡悦的行动也没有得到国内外的广泛支持。与他一样来自国民力量党、韩国执政党党首韩东勋表示:“总统的戒严宣言是错误的,我们将与国民一起制止它。”
  针对这一突然宣布的紧急戒严,韩国人表示十分震惊和难以置信。混乱、谣言和恐惧情绪在韩国蔓延。 “我明天(4日)还该不该去上班?所有(场所)都被关闭了么?”有韩国人在网上发问。许多韩国人都不清楚自己的日常生活将面临何种不确定性。
  当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召集紧急议员会议,党首李在明称戒严令非法、违宪,并声称“尹锡悦从现在起不再是大韩民国的总统了”。
  大多数国会议员以及国会议长禹元植都前往国会,并同警察发生对峙。随后国会被封锁,军队进入国会维持秩序。不过,国会议长禹元植和朝野代表还是全部进入国会本馆,李在明则更是在自己的Facebook频道上直播翻墙闯进国会,被170万人在线围观……
  戒严令发布仅仅6个多小时之后的4日凌晨4时27分左右,尹锡悦宣布接受国会的要求,解除紧急戒严令。
  戒严令解除,风波未平。
  4日,尹锡悦的“左膀右臂”——韩国总统办公室室长、首席秘书官集体辞职;据韩国JTBC电视台报道,韩国执政党领导层要求尹锡悦退党;韩国多个在野党向国会发起针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未来一段时间的韩国政坛,恐将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韩国紧急戒严风波三问
  为何发布
  尹锡悦3日晚发表紧急谈话,发布紧急戒严令。这是韩国时隔45年再次出现戒严事态。尹锡悦在谈话中说,此举是为了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
  戒严司令部随后成立,韩国陆军大将朴安洙被任命为戒严司令官,同时发布戒严内容,包括禁止国会和地方议会、政党活动,禁止政治结社、集会、示威等政治活动,所有言论和出版都受戒严司令部管控等。
  4日零时许,戒严军队开始进入韩国国会;0时22分许,国会大门被封锁;0时45分许,戒严军队进入国会本厅后,与国会议员及辅佐官发生冲突。
  有分析认为,韩国朝野围绕下一年度预算案的纷争是尹锡悦突然发布紧急戒严令的导火索,背后凸显朝野斗争趋于白热化以及尹锡悦政府“跛脚鸭”压力日益加剧。此外,近期在野党推动针对尹锡悦夫人的系列立法以及弹劾检察官等公职人员,也或是尹锡悦此举的触发因素。
  如何解除
  韩国国会4日凌晨1时许召开会议,通过要求解除戒严令的决议案。出席会议的190名议员全部投赞成票,超过国会议员总席位半数,决议案获得通过。韩国国会议长室表示,随着解除戒严令决议案的通过,紧急戒严令无效。
  4时27分左右,尹锡悦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已经撤回戒严部队,将马上通过召开国务会议解除戒严令。
  根据韩国《戒严法》,戒严令分为“紧急戒严”和“警备戒严”,前者较后者戒严强度更高。按照“紧急戒严”相关规定,在战时、事变或相应的国家紧急事态时,与敌人交战状态或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行政及司法职能执行存在明显困难时,根据军事需要或为维持公共秩序安定有序,总统有权宣布戒严令,但需要经过国务会议通过。
  目前多方消息均显示,尹锡悦在宣布戒严令前可能没有履行召开国务会议的程序。
  有何影响
  韩国舆论认为,虽然这场紧急戒严令风波前后持续仅6个多小时,但这起风波及其余波或将成为韩国政局走向的分水岭。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领导层4日在国会召开非公开最高委员会会议。国民力量党最高委员金钟赫向媒体披露,会议讨论了尹锡悦退党和内阁全体辞职等方案,以对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问责。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赵承来4日在记者会上说,发布违宪、违法的紧急戒严令是内乱罪,共同民主党将以内乱罪控告总统尹锡悦、国防部长官金龙显、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等人,并推动弹劾尹锡悦。
  4日下午,共同民主党等6个在野党以尹锡悦违反宪法和法律为由,向国会发起弹劾动议案。在野党将在5日就动议案向国会全体会议作报告,国会拟于6日至7日进行表决。
  按照流程,弹劾案如果在国会获得通过,将提交给宪法法院审理,审理过程最长6个月。在此期间,总统将被暂停总统职权。


  尹锡悦“搬家”仍难逃“青瓦台魔咒”?
  自2022年以来,执政的国民力量党与在野党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已经持续上演多轮,这一次是矛盾的彻底公开化。今年4月韩国国会选举之后,在野党继续掌握国会多数席位,不断通过针对尹锡悦本人及其夫人金建希的各种法案,包括《金建希独检法案》,逼迫他连续行使否决权。日前,韩国还出台了关于削减国家的预算法等,让尹锡悦感觉到威胁。因此,有分析认为,此次戒严是尹锡悦为自保“孤注一掷”。
  4日,韩国多个市民团体举行记者会,要求弹劾并罢免总统尹锡悦。他们指出,在不属于国家紧急事态的情况下宣布紧急戒严是违宪、违法、无效的,希望国会能迅速表决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案。
  辞职、弹劾、逮捕……种种可能的结局,是否预示着搬离青瓦台后的尹锡悦仍难以善终?
  韩国政坛一直流传着“青瓦台魔咒”——入住青瓦台当过韩国总统的人,大多结局悲惨。2022年5月,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后,第一件事就是搬迁总统府,或许就是抱有对自己下台后不被清算的期许。“新的总统府”韩国国防部大楼位于首尔龙山区龙山洞,背靠南山,南面可俯瞰汉江,是典型的“背山面水”态势,龙山被认为是“吉地”。
  将政局规律归结于风水,恐怕难以服众。为什么历任韩国总统难逃结局悲惨的命运?专家分析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水火不容的党派之争。在韩国政治中,两大党派轮流执政,两大党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一旦某个总统所属的政党失去政权,该总统往往会受到新的执政党的攻击和清算。韩国政坛又有清算政敌的传统,导致斗争没有雅量。
  二是政商不分的财阀制度。韩国总统在竞选过程中必须获得大企业大财团的支持,这容易导致政商不分、官商勾结严重,进而产生腐败问题。几乎所有不得善终的韩国总统,都与韩国的大企业大财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是过于短暂的总统任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实现民主转型后,鉴于以往军政府专政对国家和民众带来的伤害,韩国人痛定思痛,规定总统任期只有一届,不得连任。短短一届的总统任期,使在任的总统产生紧迫感、危机感,容易贪赃枉法,也使政策缺乏连续性,而新上任的总统与前任往往又不是同一阵营,就容易发生政治清算。
  
  韩国总统竟成“高危职业”?
  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截至2024年,共有13位正式总统。其中,除了现任总统尹锡悦和卸任总统文在寅外,其他11位总统的命运大多不甚理想,被称为“青瓦台魔咒”。
  ●李承晚(1948-1960) 韩国首任总统,因独裁统治和选举舞弊引发大规模抗议,最终被迫下台,流亡夏威夷,最终在那里去世。
  ●尹潽善(1960) 在李承晚下台后短暂担任总统,后因军事政变被推翻。
  ●朴正熙(1961-1979)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被暗杀身亡。
  ●崔圭夏(1979-1980) 朴正熙被暗杀后短暂担任总统,后因全斗焕政变下台。
  ●全斗焕(1980-1988)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任期结束后因贪污被判刑。
  ●卢泰愚(1988-1993) 韩国第一位民选总统,任期结束因贪污被判刑。
  ●金泳三(1993-1998) 任期结束后因家庭成员贪污被判刑。
  ●金大中(1998-2003) 韩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总统,任期结束后虽未被判刑,但家庭成员涉及贪污。
  ●卢武铉(2003-2008) 任期结束后因家庭成员贪污被调查,最终自杀。
  ●李明博(2008-2013) 任期结束后因贪污被判刑。
  ●朴槿惠(2013-2017) 因亲信干政丑闻被弹劾下台,并被判刑。
  ●文在寅(2017-2022) 韩国第12位总统,任期结束,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负面结局报道。
  尹锡悦作为现任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结局尚待观察。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