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大世界:用工匠精神铸造冰雪奇观

字数:1,852 2024年12月05日 国内
  (上接第一版)
  为荣誉而战
  设计反复推敲,在创新与突破中“雕琢”艺术品
  入夜,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设计研发部灯火通明,办公室门口一块“白板”被灯光照得格外耀眼。“白板”上密密麻麻标着20多个事项,正待逐一“破解”。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设计研发团队全员在岗。他们围在“白板”前,研究11月末至12月底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
  “白板”上标注的20多个事项中,包括路灯挂件、材料美化、型冰机试验方案、知识产权管理方案、大滑梯防腐木防滑方案、服务用房规划、电气调整……每项工作后面都标注设计研发部工作人员的名字“简称”,有的则在括号里标着“待上会”字样。每晚,工作人员都会聚到“白板”前,针对尚未完成或正在执行的事项进行复盘,查找细节疏漏。
  “园区内的,要和现场施工技术员交底、做好记录,小萍,你再审核一遍。再往下,咱们服务用房的规划、电器的调整、秀场围栏的方案,苗苗,汇同庆华、康工还有小萍配合……”设计研发部部长丛配玉现场进行分工指导。12月份,他们的重点工作不止20多项,后续还有新任务陆续加入。
  作为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冰雪主题乐园”、国际顶级冰雪殿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建设都在寻求创新和突破。正因如此,人们称这里“每一座冰雕、每一座雪塑都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设计在前,一线冰匠才能堆砌、雕刻到位。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有深厚底蕴,冰雪景观有高标准的质量体系,每一年都要做到最好,所以我们每一位参与者都带着荣誉感在拼。只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才能打造出更加惊艳的作品。”设计研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设计从今年5月开始启动,6月确定方案后开始深化设计,方案在不断地推敲、打磨,一直到11月末基本成型。实际上,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设计还会有微调,整个设计工作将贯穿建设全程。“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核心景观,像大门、主塔、大舞台等,都设计了多种方案。”丛配玉介绍,核心景观均十易其稿,其他景观也是多轮设计,设计工作量非常大,一直在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
  本届冰雪大世界为历届面积最大,关照多方诉求,也回应群众呼声。丛配玉介绍了多个亮点,比如雪山光影秀契合亚冬会主题,在40米长、20米高的雪山上融合了亚冬会元素、世界元素和哈尔滨元素;梦想大舞台面积扩大、位置西移,让游客互动区域达到1万平方米;摩天轮下将增设“雪花冰迷宫”,冰迷宫里雕刻的12生肖作品由著名美术大师授权……
  凝心聚力求质效
  一丝不苟“消灭问题”,拧成一股绳打造精品工程
  天色已全部变暗。穿上红色工作棉服,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冰建施工安全副总指挥刘军又从办公室出发了,目的地是施工现场一个临时搭建的彩钢工棚。
  每天19时许,工棚里都会召开一个特别重要的例会——“高层联席会议”,确保现场施工与部门协作高质量推进。记者跟随刘军走进工棚时,一张长条桌旁坐满了人,当日已开工的14个标段的负责人、监理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师、工程师、审核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悉数到齐。
  刘军第一个发问:“今天安全检查发现,运冰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卸冰过程中一位司机一直在车里。这是违规的,是什么原因?”相关标段负责人解释:“司机接到家里电话,一直通话才没下车。”随后,“司机不下车事件”被通报并要求立即整改,并让所有标段引以为戒。
  团队协作、共商大计,不仅体现在施工中的每一块冰上,更体现在所有工种、所有部门的配合上,“合作”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建设中贯穿始终。“联席会议制”汇集各方负责人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对一些违规行为进行点名批评、通报,便于第二天工作中整改,确保冰建高质量、安全有效推进。
  安全生产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第一要务。“安全是底线,是不能触碰的。”刘军向记者介绍了冰雪大世界冰建期安全网格管理的“安全管理三级网络”,建设方是一级、监理单位是二级、施工单位是三级。他们深知,只有团结协作严把安全关,才能保障建设质量和进度,进而才谈得上提升哈尔滨冰雪艺术的“旗舰标准”。
  将当日所有情况摆在明面上“碰撞”,确保所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置。“高层联席会议”从11月27日冰建施工开始每天召开,从未间断过。有一天,一群人整整开了3个多小时。“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热火朝天”成为现场的真实写照。
  夜色已深,午夜时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施工现场依旧灯火通明。建设者们每天24小时不停忙碌,以一丝不苟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态度,为这座世界级冰雪园区早日完工发挥着无限的创造力。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向世界展示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