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新质生产力助推哈尔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文章字数:3677

哈尔滨商业大学 孙晴 王胜超
  2024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构建具有哈尔滨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作为重点工作之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诞生地,哈尔滨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时代,政策叠加所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哈尔滨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哈尔滨市围绕“4+4+1”现代产业新体系,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四大主导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生物医药业以及特色文化和旅游业。这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哈尔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培育壮大四大优势产业,包括信息业、新材料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市致力于优化物流网络结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培养新质生产力推进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主攻方向
  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振兴哈尔滨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面对第四次工业变革的紧迫形势,哈尔滨市应直面问题,加快培养新质生产力,以“练内功”“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前沿领域”为主要攻坚方向,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向“内”:苦练内功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向内”是指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基础能力,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从模仿转向创新,从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从渐进性技术创新转向颠覆性创新,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应将“重塑”产业基础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向“实”: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从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跃迁来看,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哈尔滨市制造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动力因素。因此,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亟须壮大“主战场”,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扎实发展制造业,是哈尔滨市构建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
  向“数”:发展数字经济挖掘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掌握和运用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支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有力武器。
  向“绿”: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在新型工业化模式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代表了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深刻变革。在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比重不断加大,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重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向“前”: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领域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支撑,而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呈现。因此,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应瞄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聚焦领域前沿,努力求变,积极开辟新发展赛道,依靠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发展,为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推进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完备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第一,强化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与战略部署,明确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的一批增长引擎,细分战略性新型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二,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加快数据资源价值转化,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三,优化技术交易市场环境。深入挖掘和拓展市场需求,增强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市场的有序开放,从而为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哈尔滨市高质量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构建新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构成新质生产力助推哈尔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孵化工具”和“孵化场地”。一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智算产业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哈尔滨市要坚持创新驱动,基础设施先行,全面拓展应用,推进科技与产业良性互动,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大数智产业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哈尔滨市要发挥省会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智算能力建设,积极引进数智企业和上下游项目,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数智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产业园区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完成对产业园区建设的升级改造,有助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通过引导产业园区向前沿科技领域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支持产业园区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平台。
  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龙江人才振兴60条”政策措施,健全完善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总体布局,加强育才聚才平台建设,打造哈尔滨市人才集聚创新核心区,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相互协同的人才聚集示范区。加强战略人才力量,统筹实施“头雁”“春雁”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和“龙江学者”支持计划,深入推进龙江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根基。第一,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打造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的人才队伍。同时,鼓励哈尔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应用提供人力支持和保障。第二,优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制定合适的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便利的科研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三,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与激励政策,旨在对在相关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才提供切实的支持与奖励。
  加快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市将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作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进智能化车间建设,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哈尔滨市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健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能有效解决当前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也为新征程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数字化进程。第一,应推动数字经济与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行业的融合,鼓励企业培养数字技能人才,缩小传统企业与数字企业对数实融合的认识差距。以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作为示范,协助中小企业数实深度融合。第二,利用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哈尔滨市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传统制造业全面数字化,建立低成本、高适应性的数字技术平台,提升中低技术领域的数字化水平。第三,应加深数字要素在各领域的渗透,培育数字农业、智慧金融、智慧物流和新零售等新增长点,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抓住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发展政策,着力将哈尔滨市打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因此,要更加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技术,促进哈尔滨市实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第一,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落实相关税收、价格政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断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第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抽水蓄能,安全有序利用核能。加强能源产供销体系建设,加大油气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持续增强能源储备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新兴产业的整体绿色化水平,这也是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第三,哈尔滨市应以制造业节能降碳为重点,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引导企业开展“绿色+数字化”改造,突破绿色低碳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建设龙江数字经济支撑区、智慧城市样板区、哈尔滨(国际)生物谷,打造冰雪装备制造和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承载地。第四,积极推进碳减排政策落地,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哈尔滨市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严格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长,持续深化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