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探寻千年火锅文化底蕴
走进黑龙江省道合博物馆领略满族民俗文化
文章字数:1199
  博物馆内再现的“吃天火肉”场景。
  ■本报记者 于博洋文/摄
  从古至今,没人能逃过火锅的诱惑。东南西北的火锅,各成一派。但是,你知道吗?北派火锅的代表——满族火锅起源于阿城,至今已有超千年的历史,老北京涮肉和杀猪菜都起源于此。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阿城区的黑龙江省道合满族火锅文化博物馆,了解北派满族火锅的前世今生。
  杀猪菜起源于“吃天火肉”
  黑龙江省道合满族火锅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研究和传播北派满族火锅文化以及满族民俗文化的公益性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
  走进博物馆,灯光落在一件件展品上,勾勒出古朴的轮廓,点亮精美的纹饰,耳边传来关于火锅文化的讲解,带领观众穿越时空的隧道……据该博物馆馆长伊凡介绍,北方最早的火锅源于女真人“吃天火肉”的习俗。女真人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风俗,俗称“吃天火肉”。博物馆内再现了女真人“吃天火肉”的场景,令参观者身临其境。从女真到满族都有养猪和腌渍酸菜的传统,而二者的结合便产生了满族典型的火锅——酸菜白肉火锅,杀猪菜就起源于此。
  满族火锅曾是清朝皇家御宴
  博物馆内的液晶大屏滚动播放着专题片《盛世隆行千叟宴》,讲述了满族先世女真人“吃天火肉”的习俗和清朝康乾嘉年间举办的4次千叟宴的内容,这是由博物馆搜集整理大量的史实资料、文献资料、视频资料制作而成的。伊凡介绍,满族火锅是千叟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年间,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在清代共举办过4次。因此,千叟宴对于北派满族火锅走向民间、加速火锅文化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宫廷御宴重视皇家气氛、礼数和气派;民间火锅走亲民路线,自发演绎,规矩却不比皇家少。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有的也加入各种山磨菇调汤,其中不乏山珍海味。
  3件镇馆之宝传承千年文化
  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一个金代将军的头盔,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据介绍,金代将士在行军打仗时,风餐露宿,有时一些将领就临时将头盔翻吊起来当锅使用,涮煮一些食物或野味。馆中的这个金代头盔是铁质的,说明它的主人拥有较高的地位。
  在展厅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个金代铜制火锅通风加热底座。伊凡说:“最初大家不知道它的来历,后来经过沈阳故宫博物院专家证实,它是用来上面放置类似火锅器皿的通风加热底座。这说明早在金代,人们就已经懂得通风能够使燃料更快、更彻底地燃烧后提供热量,也说明当时对火锅热源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小巧精致、做工极为精细……博物馆的第三件镇馆之宝是锡鎏金材质火锅。此锅鎏金和琅边工艺极为少见,据专家推测,它应为清代宫廷或贵族所用。由此可见,古人吃火锅时有多优雅。
  伊凡表示,未来,黑龙江省道合满族火锅文化博物馆将持续丰富展览内容、促进文化交流,为火锅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播注入新的动力,深度展示北派满族火锅文化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