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艳 实习生 杜卓轩 本报记者 赵琳
从教32年,她醉心音乐教育教学,改变了人们“音乐是小科”的认知;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她胸怀教育扶贫志向,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党员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她就是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中心小学教师肖艳。
育人固本 扎根乡村以美培元
对于艺术师资匮乏的乡村孩子而言,音乐课十分难得可贵。多年来,肖老师始终行走在通往乡村艺术教育的路上,以送教、走教、支教、调任等多种形式活跃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上。虽然年过半百,却满怀热爱、阳光向上,她的课堂生动有趣、感染力极强,为每个学生都建立起了艺术成长档案,给学生心灵贴上“美”的标签,学生享受个性成长带给他们的快乐。合唱、舞蹈、乐团更是孩子们放飞艺术梦想的舞台,也让他们从这里走出了乡村。作为副班主任,管理班级井井有条,多次为生活困难的孩子捐资捐物,学生们亲切地称她“肖妈”,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传道有术 教学改革以文化人
作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能手、冰城卓越教师、市级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时刻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现代化特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为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创新使用国家教育云平台、制作学生喜欢的音乐微课资源库,构建课前、课上、课后整体“M+N”教学模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育树”教育体系,多方引力培养乡村学生成为胸怀大志、五育并举、向往远方的优质后备人才。承办省、市级教学现场会,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教学大赛、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2024年被誉为“冰城教育家”荣誉称号。
科研有质 深耕不辍以行践知
肖艳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两次获得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提名奖;多次获得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研歌燕语》《金源单鼓》《龙音微风》,发表文章30余篇。作为“国培”省级专家库成员,承担各级各类讲座、交流和展示任务。被国家教育科研网聘为科研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省教-学-评一体化专家库成员、区级兼职科研员。做有质量的教学研究,让她在音乐教育的田野里硕果累累。
止于至善 率先垂范以身践行
到“学生最多、路途最远、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肖艳申请调任乡村任教最简单、最朴素,也是最真实的想法。作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肖艳影响和带领出一支求真务实的音乐教师队伍,培养的一批批优秀的教师成长起来,骨干教师45%、教学新秀23%,另有近30人兼职学校中层,成为区域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带领工作室出版了专著《会思考的音符》《会跳舞的旋律》,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音乐工作室联盟和省市级教研联盟,指导青年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做团队展示。
格局宽广 放眼未来以爱筑梦
“让地域性传统艺术资源热起来、让金源文化活起来、让乡村经济火起来、让非物质文化更年轻”,这也是肖艳扎根乡村任教的目的之一。作为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源单鼓”的项目传人,把“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做到极致。她深知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她把社区、街道、场馆、田间地头都变成培养学生的资源,建造校内“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创建学校“树”文化,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区政协委员的她,多次提案地方文创产业发展,获得优秀提案并被政府采纳实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