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中央大街的旋律
文章字数:2568
  插图/孙嘉驹
□于秋月  
  一
  中央大街的第一声音符,一定是从圣母报喜教堂里发出来的。这座位于中央大街最北端,紧邻松花江的教堂,是哈尔滨最早的教堂之一。
  当这座教堂的钟声在城市上空回荡时,我们的中央大街还在远方。悠扬的钟声似乎是一种召唤,那些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逃亡者、贵族、商人、艺术家甚至是流浪汉,从异国他乡聚集到了这片迷人的处女地。而那些善良的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高天厚土上的少数民族,以仁者之心和宽厚的胸怀接纳了他们。
  这片人间天上难寻的神奇的土地,也吸引着那些从山东、河北等地落难逃荒而来的穷苦人。这使得本来寂静得像天堂一样的哈尔滨一下子热闹起来。
  那些外国淘金者和冒险家连同当地的权贵开始在道路两侧大兴土木,他们盖洋行、商铺、餐厅、电影院、音乐厅和洋气十足的民宅——中央大街的前身,“中国大街”就是在这样的喧嚣声中渐次形成的。很快这条始建于1898年,长1450米,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大街成了西式建筑风格的典范,成为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
  一百多年来,这条街记载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更谱写了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乐章。这条大街上的旋律也渐渐地丰富起来,钟声不再是它的主旋律,取而代之的是“凝固的音乐”——建筑。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我们在这里听到的是巴洛克畅想曲、哥特小夜曲、文艺复兴交响乐、古典主义奏鸣曲、折中主义协奏曲……
  凝固的音乐似乎是一种心灵的慰藉,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艺术家们一颗颗惊悚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他们将他乡视为故乡,在这里创建了音乐学校,组建了交响乐团、歌舞剧团、合唱团……那位被誉为“拯救俄罗斯音乐”的音乐大师格拉祖诺夫,还创办了“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培养了无数的音乐艺术人才。不仅如此,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相继上演了著名歌舞剧《天鹅湖》《卡门》《浮士德》《费加罗的婚礼》《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而那些为生存奔波的普通外国侨民,也在这条大街上演奏巴扬、小提琴、大提琴、黑管、小号,一边抒发他们的思乡之苦,一边乞讨生活。
  一时间中央大街闻名遐迩,熠熠生辉。
  二
  中央大街不仅是充满着西洋音乐的大街,也是一条始终涌动着革命激流的红色大街。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在这里第一次听到俄文版的《国际歌》,不禁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当即把这首伟大的歌曲翻译成中文,自此中文版的《国际歌》唱响了全中国。共产党员金剑啸、侯小古等热血青年成立的哈尔滨口琴社以口琴作武器,传播抗日爱国思想,口琴社的成员们曾经在这条街上演出了《义勇军进行曲》《伏尔加船夫曲》《沈阳月》等抗日歌曲。
  时光荏苒,天地重开。1958年,在中央大街1号成立的哈尔滨艺术学校,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他们成为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生力军,赓续着中央大街四季常青的音乐传统,让哈尔滨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城。
  三
  如今的中央大街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维瓦尔第的《四季》。
  春天的旋律是从轰轰隆隆的跑冰排奏响的,这充满活力的声音似乎宣告春天来了。随着松花江水的激荡,报春花、丁香花渐次绽放在中央大街两侧,把中央大街打扮得绚丽多彩。街上的商铺已经打扫干净了,啤酒小木屋刷干净了啤酒罐,开始准备迎接客人了。伴着《红莓花儿开》《山楂树》动人的旋律,八方来客走进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哈尔滨春天。
  夏天的中央大街如火如荼。如潮的游人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样在街上涌动。大街两侧的辅街也同样热闹,各种风味烧烤和啤酒让人们流连忘返。尤其是在两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中央大街成了一条不夜的狂欢之路。华灯初放时,马迭尔阳台音乐会的序幕便拉开了,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一边品尝着马迭尔冰棍,一边聆听着那似乎是来自天堂的美妙之音。说起来马迭尔宾馆,从它建成的那一天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13年马迭尔创办了沙龙音乐,1924年马迭尔剧场上演了世界著名歌剧《茶花女》《睡美人》等,有人赞誉马迭尔是远东最大最豪华的东方的凡尔赛宫。这不是言过其实,因为这里接待过著名的艺术家夏利亚宾、海菲兹、埃尔曼,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国画大师徐悲鸿……当年,踌躇满志的老板约瑟夫·卡斯普曾经站在中央大街上预言,马迭尔一定会风流100年。但是,他还是目光短浅了,而今已过去120年,马迭尔的音乐仍在空中飘荡。
  褪去夏的热潮,迎来秋的韵律。秋天的中央大街繁花似锦。在这条铺满金色的面包石的路上,你会不由地放慢行走的节奏,体会面包石带给你那种非同寻常的韵律体验。的确,中央大街上的面包石是最久也是最为忠实的“听众”。它是中央大街的历史记录官,它用无形的文字、无声的语言记录着中央大街上的过往。你还可以找一家咖啡店坐下来歇一歇,或许你会和这家咖啡店的老板闲聊起来。喜欢聊天儿的咖啡店老板会热情地为你介绍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谈兴正浓,他还会为你弹一曲俄罗斯老歌,把你带到那个久远的年代。或许,你选择去中央书城逛逛,在书的世界里寻找你喜欢的书,很可能还会从某一本书里读到关于中央大街的文字。对了,在中央大街的尽头,还有一些本土画家,他们在那里画风景、画人物、画建筑,你不妨请他们把你也画进去,拿回家里挂在客厅,每每看到它你会回忆起你和中央大街的邂逅。
  以往冬天的中央大街是安静的,就像交响乐的曲式,到了这时应该是舒缓如歌的。可是谁都没想到,去年冬天的哈尔滨火出了圈,白雪皑皑中,中央大街响起了欢快的旋律。随着南方游客的到来,“东北三少”“北境守夜人”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族来了,鄂伦春老族长戴着狍角帽、牵着驯鹿,达斡尔人举着雄鹰,他们唱着豪放的民歌、迈着彪悍的舞步在中央大街展示雄风。接着,像是听到了召唤,中央大街上演了各民族的文化秀,朝鲜族敲起了长鼓、蒙古族拉起了马头琴、赫哲族跳起了快要失传的萨满,在他们快闪后,广西瑶族同胞携着国家级非遗黄泥舞、四川大凉山白马族载歌载舞相继亮相,还有比熊猫还少的枭雄柯尔克孜族吟唱起《玛纳斯》……此时的中央大街俨然一个大舞台,从西洋乐曲到有着浓郁东北风格的大秧歌儿,从本地民歌到全国乃至欧洲民乐,中央大街奉献了一场独具冰城式浪漫风格的文化盛宴。
  而今的中央大街已然成了世界最热闹、顶级的网红打卡地之一。百年老街正焕发迷人的青春风采,这就是中央大街妙不可言、拨动人们心弦的主旋律啊。
  圣母报喜教堂的钟声早已停摆,但那些凝固的音乐——建筑还在,中央大街的音乐还在,远处,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依然悠扬。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