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南菇北种,冰城“反季花菇”抢市场
延寿县利用好山好水好气候开展花菇种植,填补南方夏季市场供应空白
文章字数:1650
  花菇丰收,农户喜上眉梢。
  本报记者 张大星文/摄
  “该收第二茬了!”小暑时节,延寿县延河镇兴安村刚下过一场小雨,赵景龙像往常一样,一早就钻进大棚,观察花菇的生长情况,看着菌棒上生机勃勃的花菇,他笑着给出了采摘指令。
  赵景龙是兴安村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负责人。今年5月,延寿县与黑龙江国菇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将延河镇兴安村原有木耳种植大棚进行改造升级,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用于开展花菇反季节种植,填补南方夏季花菇市场供应空白。合作双方形成了共识,延寿县的山、水、气候是优质资源,产出的“反季花菇”可以产生新“蘑”力。
  南菇北种 绿水青山孕育“菇中珍品”
  “我们是通过招商引资,带着技术和销售渠道来到延寿县延河镇兴安村的,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花菇培育和生长,利用这里的气候资源条件,能够实现花菇等食用菌的反季节种植,填补国内夏季市场和出口需要。”黑龙江国菇生物科技集团负责人范松玲告诉记者。
  去年9月,范松玲带领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来自香菇发源地浙江省庆元县的食用菌种植“专家团”,到延寿县延河镇兴安村考察。结论是这里不仅有充足的光照、早晚温差大,非常适合花菇生产培育,而且这里的水质优异、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在这里试培育出来的花菇比“南方菇”肉更厚、口感更脆、产量更高,品质没得说,根本不愁卖。带着满满的信心,今年5月,黑龙江国菇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基地正式落地兴安村,只一个半月就完成了第一批次15栋大棚的升级改造和花菇种植培育。6月中旬,第一茬采摘的花菇装箱发往南方。
  “南方花菇生长期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延寿县基地出产的花菇可以从4月一直培育生产到9月,正好可以填补南方夏季花菇市场的需求。”范松玲说,这个“差异”就是“南菇北种”的市场动力。
  收益可观 小花菇解锁增收致富新密码
  “乡亲们在农忙的时候正常种地,农闲的时候就到种植基地务工挣钱,干好了,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比外出打工挣得多多了。”赵景龙告诉记者,他是延寿人,听说公司要在老家设立种植基地,他当时就主动申请来负责运营管理,想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帮助乡亲们种菇致富。
  “我们公司的花菇都是从南方引进的新品种、,一年能出5-7茬,品质和产量非常稳定。公司还包销售,乡亲们无论是来务工或者是签订单种植,收益都很不错。”赵景龙说,每栋食用菌大棚占地半亩,能种植培育花菇约1万袋,预计每年每栋大棚可收菇2万斤左右,按照每斤7元左右的售价来估算,每栋大棚年收入约14万元。目前,兴安村这个种植基地已经完成了31栋食用菌种植大棚的改造升级,其中15栋即将开展第二茬花菇采摘,另外16栋大棚在有条不紊地移种菌菇。
  “现在种植基地雇用了近30名村民,每人月均收入能达到3000元以上。未来等到花菇成熟旺季时,雇用人数会增至百人以上,能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延河镇副镇长张源龙告诉记者。
  蓄力赋能 政企合力激发新“蘑”力
  “花菇是‘菇中珍品’,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不仅深受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消费者的追捧,还出口到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销售前景非常好!”范松玲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花菇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仅上海市场一天的销售量就达到近千吨。
  “我们通过在兴安村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起到示范效应,让延寿县的乡亲们能了解花菇,参与到花菇种植与加工生产中来,一起种菇致富。”范松玲说。未来,该公司还会不定期开展免费的花菇及食用菌种植培训,普及花菇及食用菌种植知识和技术,同时,企业会继续加大投入,在延寿县培育打造食用菌培育、风选、烘干、包装、冷藏、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并开发“花菇酱”、花菇营养品等食用菌产品,助力延寿花菇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我们正在申请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兴安村建立食用菌冷库,扶植产业发展。”张源龙表示,发展花菇特色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的关键举措。下一步,延河镇将为花菇种植基地建设相应的配套附属设施,助力特色农产品进城,并与企业进行产品深度研发,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县域农产品消费新“蘑”力。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