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格田化改造 “小池子”汇出“大希望”
延寿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聚力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文章字数:1108
  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经过格田化改造后的“大方田”。
  ■何彦辉 曹群 本报记者 张大星文/摄
  夏熟凭小满,努力获丰年。伴着夏日阳光,记者走进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这个总在变化、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样板村”,今年又有了新变化:经过格田化改造,264块“小池子”汇成了64块“大方田”。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大片良田闪着金光,村党支部书记王晓芳说,这片田野是乡亲们的希望,也承载着乡亲们的信任。
  中看更中用,“大方田”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今年我家的20亩水田参加了改造,原来的8个‘小池子’改成了现在的2个‘大方田’,不仅田埂少了6条,还修了新水渠,‘横平竖直’看着就敞亮。”东安村张恒屯村民李春民说。他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年初时,村里倡导大家配合县农业农村局进行格田化改造,李春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
  “别看地还是原来那么大,但因为少了田埂,实际耕种面积增加了半亩多,至少能多产300斤粮食。”李春民说,他家的地原来因为地块小、不规整,每次插秧时都得雇人帮忙“溜缝儿”,机器插不到的地方得靠人工补上,“我和我爹一起下地,还得再雇俩人忙活大半天才能干完”。今年参加了格田化改造,插秧时,李春民父子忙了不到半天就干完了地里的活儿。“村里还给我们联系了高速无人插秧机。来年,我一个人就能看着带导航的插秧机干活了,想想就爽!”李春民笑着说。
  “‘小池子’改成‘大方田’后,更适合大型机械作业,更省时、省肥、省人工,帮助乡亲们增产增收。”王晓芳告诉记者,年初以来,该村配合县农业农村局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格田化改造试点工作。全村今年计划完成格田化改造2600亩,涉及150余户。为不误农时,春播前,先改造了36户村民的386亩地。通过小改大、互换并地、拉方平直等方式,将“小池子”改造成平均6亩左右的“大方田”。改造后,共增加种植面积15亩左右,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农机作业效率、种植效率和田间管理效率,还降低了种植成本,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答疑解惑消疑虑,格田化改造坚定信心赢得人心
  “去年流转出去一亩地,我能收入500元左右。今年格田化改造后,一次性流转给爱学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每亩地的租金能给到800元,比原来赚的多多了。”东安村袁家屯村民安平曾对格田化改造有很多顾虑,村里合作社给兜底后,他便参与了改造。
  “格田化改造打破了每家每户原有的耕地界限,只能看到耕地面积,却看不到原有的耕地边界。村民们对土地的权属、谁来种地、土地流转自主权等有很多疑惑和担心。”王晓芳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以来,村党支部召开3次村民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对涉及的150余户村民挨家挨户进行“家访”,向村民宣传格田化改造的好处,倾听村民所思所想,讨论协商格田化改造的具体方法。(下转第四版)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