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村精密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新型割草锯片生产线搭建完成。
■本报记者 张大星 刘韬文/摄
“3月末,方正县委书记郑伟带队来我们公司考察洽谈合作;4月11日项目签约,成立哈尔滨方能科技有限公司;5月7日我们的厂房就破土动工了。计划10月建成试生产,我们信心十足!”近日,方正经济开发区内又添了一个新工地,江苏淮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关隆哲告诉记者,这样的“方正速度”令他惊叹。
今年以来,方正县聚焦省委“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委产业布局,以实现了“八通一平”的黑龙江方正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为企业量身定制“拎包入住”的硬件环境,以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延伸配套为主攻方向,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动员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各方力量,利用“招、谋、争、抢、接”五字诀,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促投资,成功打造了招商引资落地花开的“方正样本”。
打造“八通一平”专业园区,让企业轻装上阵
初夏时节,黑龙江方正经济开发区内的合金刀具产业园区里一派忙碌景象。在哈尔滨中村精密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为国外客户“量身定制”的新型割草锯片生产线已经搭建完成,只待客户验收后便可开足马力生产,预计2024年生产加工超过500万片。
“现在企业发展得这么好、这么顺利,得益于方正经开区优异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哈尔滨中村精密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柏臣告诉记者。2020年,当时还在杭州发展的他和弟弟想回乡创业,却苦于没有厂房。方正县得知这一情况后,根据刃具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出资4800万元在经开区内建设了4栋标准化厂房,保障他们回乡投资建厂能够“轻装上阵”、签约落地当年就可以开工生产。
“近三年,我们累计投入资金4.73亿元,完善经开区道路及配套给排水、供热、供蒸汽管线20余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20栋25万平方米,启动建设企业服务中心、员工服务中心,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黑龙江方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东峰告诉记者,“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标准是“七通一平”,即: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通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等,而方正经开区还实现了蒸汽通,达到了“八通一平”标准,正朝着“九通一平”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标准奋进。
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方正经开区还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在园区内为企业“量身定做”标准化厂房,供新入驻企业使用。“企业对建设厂房提要求、出设计图,我们负责施工建设,企业验收后,再采取‘以租代购’、租金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让政府资金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扶植企业发展。”李东峰说,这样做不仅留住了企业,而且极大地加快了投产运营的速度,保证企业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跑出了“方正速度”。
建立“落地推进专班+首席服务官”机制,让企业爽快舒心
“方正县委、县政府总是能及时出手,关键节点更是贴心服务,我们从入驻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一点弯路也没走,一点多余的事都没费。”徐一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科泵告诉记者,方正县不光“硬件”设施完备,“软件”服务更是没得说,让他这个温州人感受到来冰城投资兴业的“爽快舒心”,这也让他对未来持续加大投资更有信心。他们企业的目标,是要努力把方正打造成“中国零添加卤味食品基地”。
李东峰说,为了保障行政审批便捷高效,方正县创新审批模式,再造服务流程,通过取消前置条件、调整审批时序、减少办理时间,推动资源共享、时间共享,加快项目审批流转进度,不让企业“走弯路”,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深化方正经开区管理改革,建立“管委会+公司”模式,规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管理,提升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水平。
方正县企业投资服务中心主任刘铭告诉记者,为了让企业在方正“落地开花”,该县相继出台了《方正县扶持产业发展办法》和《方正县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完善“落地推进专班+首席服务官”和“保姆式”服务保障新机制,从土地扶持、财政金融扶持、用工补贴、标准厂房奖补、招商项目奖励、服务措施等方面给予优惠利好,力争拿出最好政策、最实举措,让企业投资安心、创业放心。
同时,制定了《方正县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33项支持措施,为企业落地、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学习运用先进地区工作经验,完善项目审批容缺机制和开工承诺机制,推行定制化服务,3个月内完成项目施工审批;强化包联服务,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企业项目制度,实施首办负责和企业直通车制度,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70余个,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集聚县域资源加强投资引力,让企业链接产业
5月14日,方正经开区内的哈尔滨方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尺寸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土方作业。此项工作结束后,就将开始厂房地基施工阶段。项目负责人关隆哲告诉记者,之所以来方正县投资兴业,除了优越的招商引资条件和政策外,更看好方正经开区硅材料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因为光伏组件主要原材料就是硅材料,依托方正县丰富的硅矿资源和硅材料产业园区,该企业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材料就有了保障,这会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如虎添翼。
“光伏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方正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我们选择这里建厂的原因,这里向西距哈尔滨160公里,向东距佳木斯162公里,高速公路、高铁四通八达,具有很强的运距优势。未来,我们要将方正打造成‘光伏产品出口基地’。”关隆哲说。
“之前,‘工程北米’选择来方正投资兴业,也是看好了我们的‘方正大米’和鱼稻综合种养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前景。”李东峰说,本地优质、优势的产业集聚发展,势必会引发产业集群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入驻;“企业链接产业”又自然补充、延长了产业链,并相互成全,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将富集更多资源,产生更大的投资“诱惑”。
李东峰介绍,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经开区后,依靠持续强化产业科技赋能,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被工业和信息部确定为“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试点示范。同时,该公司留胚米加工设备制造(首台套)和母婴食品向产业链延伸和细分市场领域拓展,产业链成熟度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双百亿一乡”共同愿景,助企业“落地花开”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晰开发区‘一区三园’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硅材料产业园、合金刀具产业园、食药品产业园。”李东峰告诉记者,方正经济开发区现有企业56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202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65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9亿元,进出口总额6000多万元,实现税收3400余万元。
“硅材料产业园将依托方正县境内独有的品位高、储量大的脉石英矿资源,在开发区建设硅材料生产加工基地,打造龙江硅谷,力争三五年内建成投资百亿元、年产值百亿元的立县支柱产业;合金刀具产业园以中村、荣群为龙头企业,扩容增企,扩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原材料、设备、制品、包装等全产业集群发展,建成‘东北精密刃具之乡’;食药品产业园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完成,目前一期工程完成建设,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成功引进徐一菲食品、瑰宝药业等医药食品企业入驻,致力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多、产业链最丰富、产品最高端、上下游配套最完善、哈东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最强食品产业工业园’,助力经开区迈向‘百亿级园区’。”畅想愿景,李东峰侃侃而谈,“这是我们跟投资企业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助力众企业‘落地花开’的庄重承诺”。
记者手记:
方正县对投资者、对自己有这样的承诺:将持续把经开区、产业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创新运营模式,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承载功能和经济效益;打好资源牌、科技牌、开放牌、绿色牌,心无旁骛地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
我们期待方正县,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新”,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形成更多投资实物工作量,努力实现“小县大作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