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埠企业打造粮食加工版“智慧工厂”
文章字数:1945
益海嘉里大米工厂的远程控制室。本报记者 王博宇摄
■本报记者 刘首辰
设备更新是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哈市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哈平路的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近两年实施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础上,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再次投资1000万元,开展大米生产线抛光段改造升级。同时,企业完成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创建,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绿色节能等指标的进一步提升。
智能抛光机提高大米品质
设备更新“磨”出市场竞争力
在益海嘉里大米工厂抛光段,不足一人高的6台崭新大米抛光设备整齐陈列,其中两台设备正在试运行。在车间对面的远程控制室内,大米加工厂车间主任韩志国正盯着屏幕,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和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6台大米抛光机是最近刚刚引进的,调试后马上就可以投产。”韩志国特别期待新设备的投用,因为全新的抛光机不仅可以提升大米抛光质量,使米粒更加晶莹剔透,还能减轻工人劳动力。“以前的抛光机很笨重,属于半自动设备,占了两层楼,所以工人操作需要楼上楼下跑,产量大的时候紧忙活。”韩志国说,“新设备不仅小巧,而且更加智能,工人仅需在屏幕上输入一些参数指令,机器就自动开始加工抛光。输入指令后,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生产,6台设备每天可以高质量加工抛光大米400余吨,新设备生产的大米近期就可进入市场。”
记者在现场发现,抛光车间还配备了智能检测仪,对大米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碎米量进行精准识别与控制。“以前需要人工检查、调整,碎米比例不稳定。现在全部都是智能自动高效检测,精准控制碎米含量,有效地保证了成品米的品质。”韩志国告诉记者,车间设备更新后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提升机搭配“麒麟臂”
仓库实现码垛搬运无人化作业
大米工厂抛光段的新设备,仅仅是益海嘉里推动设备更新升级改造的一部分。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智能决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持续投入,实施项目包括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建设、车间节能改造、罐区升级改造等,涉及大米、豆油、面粉等多个车间的生产线。
在大米工厂包装车间,抛光好的散米经过一根根管道分别进入8台包装秤,打包封装好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喷码设备中,成袋的产品在此完成日期、条码喷绘。“这些设备是去年更新的,以前8条包装线需要8个人管理,现在只需要4个人,而且生产线还能自动识别每袋大米是否出现条码漏喷的情况,减少了人工视觉查验时间。”韩志国说。
大米工厂对面的豆油仓储立库,搬运、打包、存储几乎全部实现了无人化。记者在立库内看到,成箱的成品豆油经过螺旋滑道进入码垛区,码垛机械手臂自动识别抓取一箱箱豆油,将其整齐码放,再自动推送进打带机进行固定封装,最后经过传送带输送至提升机,一箱箱豆油由此被精准送到指定货架上。记者注意到,这一套操作仅几分钟,几百斤的货物就被轻松摆放到位。“以前货物需要叉车和人力进行码垛、搬运等,费时费力;仓库空间利用率也低,只能将货物码放两层。现在通过提升机可以将货物送到立库最高处。”小包装产品库主任林立东告诉记者,设备搭配的智能系统还能自动规划、安排货物摆放的具体位置。
搭建智慧中枢
打通运营“末梢神经”
在益海嘉里厂区新建的一栋三层办公楼中,设有新投用的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像韩志国、林立东等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的大米、豆油、面粉工厂生产线运行数据,以及企业内部销售、财务等经营管理数据等,全部汇集到这里,供企业领导层分析与决策。
记者走进办公楼,一块约300寸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工厂产量预测、运营数据、碳排放分析等数据。“小到某一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到厂区状态,都能通过这块屏幕直观了解。”负责智能生产数据中心运维的电气工程师樊睿告诉记者,企业大数据中心不仅是将运营数据汇总显示出来,而且可以进行智能分析,予以智能评分。“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数,倒查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哪些问题,或者哪里需要调整整改。”樊睿说,3年时间里,企业通过引进第三方平台与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规划,投资约千万元,创建了这个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并于近期正式投用,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就是推动产品服务更新换代、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技术支持,企业实现了全面精细化、精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利群表示,近年来,工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基础,实现数智化升级,促进了粮食加工方式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目前,面粉生产车间和大米生产车间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数字车间,企业获评黑龙江省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并进入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培育库。
■本报记者 刘首辰
设备更新是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哈市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哈平路的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近两年实施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础上,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再次投资1000万元,开展大米生产线抛光段改造升级。同时,企业完成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创建,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绿色节能等指标的进一步提升。
智能抛光机提高大米品质
设备更新“磨”出市场竞争力
在益海嘉里大米工厂抛光段,不足一人高的6台崭新大米抛光设备整齐陈列,其中两台设备正在试运行。在车间对面的远程控制室内,大米加工厂车间主任韩志国正盯着屏幕,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和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6台大米抛光机是最近刚刚引进的,调试后马上就可以投产。”韩志国特别期待新设备的投用,因为全新的抛光机不仅可以提升大米抛光质量,使米粒更加晶莹剔透,还能减轻工人劳动力。“以前的抛光机很笨重,属于半自动设备,占了两层楼,所以工人操作需要楼上楼下跑,产量大的时候紧忙活。”韩志国说,“新设备不仅小巧,而且更加智能,工人仅需在屏幕上输入一些参数指令,机器就自动开始加工抛光。输入指令后,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生产,6台设备每天可以高质量加工抛光大米400余吨,新设备生产的大米近期就可进入市场。”
记者在现场发现,抛光车间还配备了智能检测仪,对大米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碎米量进行精准识别与控制。“以前需要人工检查、调整,碎米比例不稳定。现在全部都是智能自动高效检测,精准控制碎米含量,有效地保证了成品米的品质。”韩志国告诉记者,车间设备更新后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提升机搭配“麒麟臂”
仓库实现码垛搬运无人化作业
大米工厂抛光段的新设备,仅仅是益海嘉里推动设备更新升级改造的一部分。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智能决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持续投入,实施项目包括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建设、车间节能改造、罐区升级改造等,涉及大米、豆油、面粉等多个车间的生产线。
在大米工厂包装车间,抛光好的散米经过一根根管道分别进入8台包装秤,打包封装好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喷码设备中,成袋的产品在此完成日期、条码喷绘。“这些设备是去年更新的,以前8条包装线需要8个人管理,现在只需要4个人,而且生产线还能自动识别每袋大米是否出现条码漏喷的情况,减少了人工视觉查验时间。”韩志国说。
大米工厂对面的豆油仓储立库,搬运、打包、存储几乎全部实现了无人化。记者在立库内看到,成箱的成品豆油经过螺旋滑道进入码垛区,码垛机械手臂自动识别抓取一箱箱豆油,将其整齐码放,再自动推送进打带机进行固定封装,最后经过传送带输送至提升机,一箱箱豆油由此被精准送到指定货架上。记者注意到,这一套操作仅几分钟,几百斤的货物就被轻松摆放到位。“以前货物需要叉车和人力进行码垛、搬运等,费时费力;仓库空间利用率也低,只能将货物码放两层。现在通过提升机可以将货物送到立库最高处。”小包装产品库主任林立东告诉记者,设备搭配的智能系统还能自动规划、安排货物摆放的具体位置。
搭建智慧中枢
打通运营“末梢神经”
在益海嘉里厂区新建的一栋三层办公楼中,设有新投用的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像韩志国、林立东等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的大米、豆油、面粉工厂生产线运行数据,以及企业内部销售、财务等经营管理数据等,全部汇集到这里,供企业领导层分析与决策。
记者走进办公楼,一块约300寸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工厂产量预测、运营数据、碳排放分析等数据。“小到某一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到厂区状态,都能通过这块屏幕直观了解。”负责智能生产数据中心运维的电气工程师樊睿告诉记者,企业大数据中心不仅是将运营数据汇总显示出来,而且可以进行智能分析,予以智能评分。“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数,倒查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哪些问题,或者哪里需要调整整改。”樊睿说,3年时间里,企业通过引进第三方平台与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规划,投资约千万元,创建了这个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并于近期正式投用,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就是推动产品服务更新换代、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技术支持,企业实现了全面精细化、精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利群表示,近年来,工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基础,实现数智化升级,促进了粮食加工方式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目前,面粉生产车间和大米生产车间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数字车间,企业获评黑龙江省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并进入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培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