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机械化种植降本增效,“农头工尾”提升附加值——
“阿城蒜”开启“破圈”之旅
文章字数:1445

  农户用机器对蒜头进行分剥。

  本报记者 康福柱文/摄
  3月26日,阳光和煦,春风拂面。阿城区白城村种蒜大户田亚霞家开始忙着分“蒜种”了,有900多年历史的“阿城蒜”,又到了播种季。
  哈尔滨人都知道,“呼兰葱、阿城蒜”,在烟火气弥漫的早市,它一准是商贩们最管用的话术,只要亮出“产地标签”,总能赢得顾客的好感。其中的“密码”也很简单,商贩们不自觉地在运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销产品,那可是几代人传下的“口碑”。
  “阿城蒜”虽然历史悠久,但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粗放型种植方式,再加上农村劳动力日渐老龄化,“阿城蒜”遇到发展瓶颈,直接表现为种植面积的缩减:从原来的超过万亩,萎缩到2023年的不足4000亩。这个“老字号”能不能闯出一条新路?作为“阿城蒜”主产区,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党工委锁定机械化种植、深加工增值、文化赋能等方面,开启“破圈”之旅。
  机械助力
  提高效率降成本
  与往年不同,田亚霞家今年用机器分蒜种,夫妇二人把一筐蒜头倒进机器,大蒜瓣很快就分剥好了。“再过几天就要种蒜了,得提前把蒜种分好。现在我们家里人手少,种的地又比较多,雇人也一时半会儿干不过来,费用也高。我们也是头一年尝试用机器分蒜,还别说,效率高不说,费用也降下来了。”田亚霞一直在夸分蒜机好用。
  田亚霞家种了20亩大蒜,是白城村数一数二的大户。往年种蒜得提前一个星期雇人分蒜种,种植、收获都在沿袭传统的“纯人工模式”,耗时耗力,投入还高。白城村人均土地少,为了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多年来,白城村村民多采用“大蒜+白菜”的“两茬种植”模式。因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阿城蒜”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去年冬天,阿什河街道党工委和白城村相关人员到山东金乡考察学习,首先在种植方式上尝试改变,购买了分蒜机、种植机械免费供村民使用。此外,在种植结构上尝试“大蒜+大豆”套种,增加收入。
  引企建厂
  提升“阿城蒜”附加值
  多年来,“阿城蒜”一直是原蒜“裸卖”,虽是“老字号”却以初级农产品的模样走向市场。阿什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海龙介绍,他们考察中发现,大蒜能用来生产黑蒜、蒜粉、饮料、酒等一二百种产品,很多产品都已出口到国外了。这激发了他们延长大蒜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决心。
  眼下,阿什河街道和白城村相关人员正在谋划今年大蒜收获后生产黑蒜的事。白城村党支部书记葛晓东告诉记者,今年,村里要先建恒温库房和黑蒜生产车间。往年,村民收获大蒜后就直接卖掉,不用储存。若生产黑蒜,就需要将大蒜先储存起来,必须建恒温库。黑蒜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村民们容易操作,市场售价却是普通大蒜的好几倍,附加值一下子就提升不少。目前,村里正和山东的厂家洽谈订购生产设备事宜。
  文化赋能
  讲好“阿城蒜”故事
  阿城区金史学者王永年介绍,据史料记载,宋朝使者马扩出使金朝时,完颜阿骨打款待马扩的宴席上就有野蒜这道菜,这是东北地区最早有大蒜种植历史的记载。因女真人喜食猪肉,通常用大蒜来解腥味,大蒜也成了“杀猪菜”的绝配,一直传承至今。
  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后,一把火烧了会宁府即现在的阿什河街道白城村所在地,之后,百姓们开始在会宁府遗址上种植大蒜,白城村出产的大蒜辣甜适中、蒜汁稠黏、口感佳、宜久存,质量比阿城其他地区出产的大蒜都要好。自那以后,白城村和相邻的南城村、东环村便成了“阿城蒜”的主产地,阿城大蒜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阿城也获得“中国北方大蒜之乡”称号,“阿城蒜”声名远扬,成为阿城区的一张名片。
  王永年等学者支招儿,文化赋能讲好“阿城蒜”故事,还应该跟现代传播规律结合,“爆款”产品一定跟人们的生活有关。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