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农头工尾”助力 “金疙瘩”开“金花”
通河县大榛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文章字数:1612
  满货架的产品准备发往江浙沪地区。
  ■本报记者 罗彦坤
  冰城冬日,通河县清河镇西北河村大榛子深加工车间内生产正忙,产自万亩榛子林的“金疙瘩”在现代化生产线上华丽转身,变成榛子酱、榛子油、榛子牛轧糖……在“农头工尾”的助力下,通河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大榛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龙头企业”为驱动
  迈向产业化之路
  指着仓库内堆满货架等待发货的产品,通河县大榛子协会会长、哈尔滨赫州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鲁文学告诉记者,这批是准备发往江、浙、沪地区的货。近年来,通河大榛子名气越来越响,南方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符合年轻人休闲食品类偏好,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利好。
  鲁文学是土生土长的通河人,2016年,身为辣庄董事长的鲁文学在招商引资中,被请回家乡投资兴业,他将目光锁定在大榛子产业上。几年间,累计投入7000万元,成立了哈尔滨赫州商贸有限公司,打造了“每日美零”榛子休闲食品品牌。万亩榛林漫山遍野,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绿色银行”,满树“金疙瘩”出了山林就进车间,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走向全国市场、遍地开“金花”。
  2020年,“赫州商贸”被评为通河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3年,赫州榛子油获得产品专利;2023年,赫州大榛子系列产品入选龙江森工食品“九珍十八品”……一路走来,通河大榛子凭借优良品质,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一张闪光的地域“金名片”。
  引导消费习惯
  持续擦亮“金名片”
  自“赫州商贸”项目落户通河,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通河大榛子声名鹊起,稳步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鲁文学带着通河县大榛子协会一直在做一件事——让通河大榛子产品丰富起来,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鲁文学说:“榛子被誉为坚果之王,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食用历史,《诗经》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爱发琴瑟’,就是证明,可见当时榛子是贵族吃得起的‘食材’。可如今,我们的榛子却被‘黑海榛子’抢去了风头,甚至很多国人都不认识这种坚果,说来实在让人痛心。”
  为打破“瓶颈”走出困局,不断扩大黑土地大榛子的品牌影响力,通河县大榛子协会将产业发展目标定为:引导消费习惯,塑造通河大榛子全新品牌形象,持续擦亮这张“金名片”。
  指着厂区边上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鲁文学告诉记者,那是项目的二期工程,利用村里一所废弃小学校舍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投入700万元,准备上两套新的生产线。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用以提升加工产能,推动大榛子加工走向精深。
  提到目前的加工产能,鲁文学表示,一期的产能远没有完全释放,因为本地榛果供不应求,车间一直都在省着原料用,市场有订单,车间才按需加工。此时建设二期项目,目的是丰富大榛子产品品类,瞄准更高附加值,谋划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通河大榛子深加工环节的长足发展,迅速形成产业洼地,带动了农户的种植热情,推动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通河县已形成榛林13.2万亩,大榛子种植基地20个,专业种植合作社28家,种植户多达6800余户。随着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大榛子产业优势日益显现。
  产业生态化
  守护绿水青山
  通河县地处北纬45°优质农产品黄金带,森林覆盖率74.6%,“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湿地和草原”的特有资源禀赋,为形成大榛子产业基地提供了先天条件。
  农户在大榛子树下养殖溜达鸡、林地鹅、林下猪,种植中草药,通过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品牌化运营、产业化发展,通河大榛子“盘活”了相关特色农、林、牧产业,一盘生态产业化的“大棋”频频落子,围绕着这一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展开布局。
  通河大榛子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并不仅仅是丰厚经济效益,更是看得见的生态效益。十几年间,随着荒山造林面积增加,凡是种了榛林的山坡,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绿水青山”成就了“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又保护着“绿水青山”,在产业实践中,乡亲们走出了生态保护新路。
  鲁文学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农头”的种植端已经没有太多挖掘空间,不断延展“工尾”是未来趋势,按照市场的指引,通河大榛子将不断进行延链、增链、强链,迈向高品质、高标准发展之路,牢牢守住“绿水青山”,闯开产业振兴之路。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