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滩涂上的篝火
文章字数:2342

  □依尘                                                                                

  那一年,我从老卜奎城顺着东清铁路来哈尔滨,看到了松花江。那是慢节奏时代,来哈尔滨只能坐绿皮火车。经过铁路大桥,发出抖动震颤的声音。雾气泽国里,滩涂呈现深浅不一的色块,隐约可见的小房子冒出白烟儿。不知哪里拢起一团篝火,几条旧船摇着尾巴,沙滩裸露一片褚红。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是来这座城市求学的,我记住了这江桥之下的美景。一有时间,我就找同伴去看松花江。松花江有好几个江汊子,都是钓鱼与游泳爱好者的福地。游泳的人群中青年居多,色彩斑斓的泳衣如毕加索的油画,融入于水有一种异样的光影,不识水性的我只能徒增羡慕。与此相反,垂钓者隐蔽静谧之处,空荡荡的水城幻兽一般,突然蹿出一条大鱼,大鱼在空中一抖抛物线,远天恰有一条彩虹,感叹这时空的馈赠。
  我默默地走在斯大林公园的路上,想着贝壳碎石头。有商贩兜售着各种工艺品,碎玻璃一样的水晶珠链吸引眼球。我对着一套泳衣发呆,看了又看,心里说等英语考过了,就买。泳衣和英语成了我的预期目标。温柔的江风吹着口哨,“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到来……”
  我租住在离江边不远的旧楼里,房屋简陋得如我的成绩一样不理想。好在它红砖头的墙体上泛着青苔,这很重要,一个青年人的心里,总有着懵懂的憧憬。如遇雨天,从砖缝里长出蘑菇来那真是兴奋的事。我和室友用液化气罐做饭,老房子没有烟道,炝锅时花椒辣椒之味顺窗口排出,也残存在我们的衣服上,她炸的柳根我炖的茄子,从来不会撒谎。最惬意每天跟着录音机复读英语,远远地还能望见一线江天,对岸窗格子像一枚枚透亮的方糖,倒影打在水里,不知甜蜜了多少心扉。星光闪烁的夜晚,最抚旅人心。
  松花江在1998年发了一次大水。那一年,老师正在给我们讲“现代文学史”。从出租屋里望向外面,人们在抢救东西,电动车已经把所有的楼道堆满。这是个二层结构小楼,楼下恰有一家汽车修理部。大水来了,墙面泛潮。我和室友衣架上的衣服都被熏染上哈气,出门没法穿。有几日,水浮上了一楼,我们都很害怕,室友说:“有了,楼下不是有个汽车修理部吗,到时咱俩一人一个汽车轱辘,不就好了?”我们都为这个奇想哈哈大笑。轮胎关键时候能救命啊!
  这让我想起萧红那一年的大水,大水让我重温了1932年的萧红。那个文学青年与我此时好像都站在了二楼的窗口,她是被迫离家出走的,当初的三郎(萧军)给了她一条船,从此将命运汇入不同的河流。我不知道松花江的源头在哪里,我也是因“文学史”这样的河流,融入哈尔滨。隐隐地感到一些人的面孔和脚步,曾经那么艰难地跋涉过。
  很快各部门的力量都分配到“抗洪抢险”的队伍里去了。老师号召去一线帮忙,会游泳的自告奋勇。扛沙包、装沙袋的战士们年龄跟我大学同学相仿,暴雨来袭水位上涨,几乎全天都泡在水里。帐篷外有眼含热泪送来鸡蛋和热水的,也有父子相继昏倒在水里、雨里的。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和故事被文学小组写成了通讯报道,校报和主流媒体更是时时跟踪。军民抗洪的几个月里,江边的灯光特别刺眼,射灯、手电筒形成经度和纬度,成堆的沙包和穿着迷彩服的身影一齐铺向江岸。松花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含义。
  不知不觉我从一个“外乡客”变成一个为这座城感动的读者。一次次经过防洪纪念塔,与它周围的“罗曼蒂克”相比,纪念塔保持着深厚、坚硬的成色。我仿佛看到了那不同的光柱,我还多次探访“兆麟公园”“一曼街”这些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地方,哈尔滨的红色基因随处可见。
  当我遇到了困难,是脚下的土地收留了我赋予我深情厚望。我经常去图书馆听讲座,还有报社也给了我一个文学青年最初试笔的机会。我感谢这座城市,那些能付诸于行动和热情的事都是值得的。
  当我再次去江边,已经有人在帐篷外拢起了篝火,烤鱼的味道刺激着味蕾,钓鱼人一改寂寞,火苗噼噼啪啪,水桶叮叮咚咚。我第一次知道了,篝火是有味道的,松木、椴木,那些木质香还会带给人一生富足的回忆。在一个有江水滋养的城市,没有办法不变成她的子民。从求学到工作,那些近的、远的点点渔火构成了一长串我前行的符号。
  周末,男友约我去看老船厂。他曾一口气从这边的湿地游到对岸狗岛。我多次努力,仍不敢下水,他说你不是已经在游泳馆学习过了?可那是室内,面对如此浩瀚宽广的江水我还是打怵。他说不游你会遗憾的!他坚定的目光和温热的大手为我领航,我悬着的心逐渐放下,泳圈背浮等装备也派上了用场,我开始靠着浅水边尝试,慢慢胆子大了起来,可以游上二十多米了。我真正的和松花江有了亲密接触,这也改变了我和他的关系,爱情的橄榄枝,是可以休戚与共的一苇渡江小船。
  松花江在汇入黑龙江后流入俄罗斯境内的鄂霍次克海,最后注入浩瀚的太平洋。人终要汇入自己的海洋。我曾为萧红那样柔弱而坚定的女子叹息、鼓动,为平凡生命中每一次冲力,幸福或痛苦落下泪来。我终于能和爱人携手去看呼兰河。呼兰河与民国才女的故事让小城深刻、隽永。一次次途经小河、小楼、昨日烟火,有时候,书上的人物活了,重新拼接起生活。写着、读着,我知道我心中也有一簇不停流转的篝火。
  多年以后机缘巧合,我搬家到了新区松北,每天路过阳明滩大桥,大桥之上的欧式拱门,彰显出“自贸区”的国际都市风范。“蓝海”“新能源”等高科技正在昭示着新的目标。
  去哈尔滨大剧院路过一个小镇,见到上写“龙江第一村”,才知这竟然是那一年洪灾过后的聚集地。如今各家门楣上都有着气度不凡的书法匾额,地方特色小吃正大放异彩,昔日小村庄变成了“渔村”城市网红打卡地。
  松浦大桥与松花江公路大桥在远方交相辉映,它们都是通向未来的一个个路口。分不清两岸月光还是灯光。驱车行驶在宽阔的桥面,就是一场炫目的旅行。老江桥上的绿皮火车已经不见了,代替它的是高铁智轨时代。湿地上的芦苇招摇,人影参差里或许还有人在江边自助烧烤。在一条江的环抱里,只要你愿意就会遇到久违的篝火。
  作者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
  广告公司文员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