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探析哈尔滨打造“先进制造之都”的历史与未来
文章字数:3677

  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 刘骞 贾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哈尔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之都”的奋斗目标,这是哈尔滨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若是从时空坐标中重新审视哈尔滨制造业,我们更可感知当下哈尔滨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之都”,加快工业振兴的深远意义。
  从历史中走来的哈尔滨制造业
  哈尔滨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从19世纪末起,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外商资本的大量涌入和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开启了哈尔滨近代工业化之路的发展历程。
  1900年,中东铁路公司开始兴办第一家机制面粉厂。1905年,俄商开设了人力螺旋机榨油厂。这期间,哈尔滨的近代工业发展较快,至20世纪20年代已形成50余家油坊、20余家面粉厂、近40余家机器铁工厂,还有建于1928年8月的东北造船所。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哈尔滨形成了制粉、制油、酿造、铁工和修船等工业行业。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东北,哈尔滨作为北满重镇,很快成为日本商品倾销中心。日本帝国主义在哈尔滨大肆掠夺东北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民族工业受到扼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经济掠夺更加残酷,民族工业在日伪强化经济统治下急速萎缩,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哈尔滨仅剩下面粉厂11家,年生产面粉28842吨,不及1923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机器制油产量不及1931年的三分之一,铁工厂变成日本帝国主义征收“废钢铁”的主要对象,多数民族铁工厂被迫倒闭。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扶植政策,提供政府贷款,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先工后商、生产第一的原则,恢复并发展了哈尔滨的工业基础。1949年,全市社会总产值为4.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67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进行了经济恢复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南厂北迁”的战略方针,把哈尔滨作为战略后方。1949年5月,中央军委对东北军工、军需生产实行“两个集中”的方针。据此,东北军工部党委提出:为了长远打算,尽量把南满的工厂向北满搬迁,北满的工厂过于分散应适当集中。从1949年起,北满的6个军工厂和南满的6个军工厂陆续迁到哈尔滨。同时,东北军需部也按此精神,把南满的6个和北满的5个被服厂迁至哈尔滨,并入东北军需部被服局一厂,后改为302工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共中央东北局从整体战略考虑决定,调整东北地区的工业布局,将南满沈阳、瓦房店、抚顺等地的一些工厂,部分或全部迁至哈尔滨。从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南厂北迁”至哈尔滨的工厂几经变迁,属于那时迁来的工厂有:龙江电工厂、松江电机厂、建成机械厂、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哈尔滨电缆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哈尔滨电碳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轴承厂等16家。搬迁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援和投身“南厂北迁”建设的热潮中,使这些工厂在短期内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以最快的速度形成生产能力。“南厂北迁”是哈尔滨制造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大大提高了哈尔滨重工业的比重和工业制造技术水平,而且填补了哈尔滨制造业的空白,还在支援全国和地方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挺起新中国工业脊梁的哈尔滨制造
  “一五”时期是我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都是按照“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和“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将国家工业建设摆在了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将苏联政府帮助援建的重点工程列为国家工业建设的中心。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哈尔滨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安排在哈尔滨的就有10厂13项,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一位,其中新建的有9项,改建的有4项。它们是: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以上三厂各两项新建项目),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电碳厂(以上三厂各一项新建项目),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轴承厂、东安机械厂、伟建机器厂(以上四厂各一项改建项目)。哈尔滨13项重点工程建设从1952年8月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动工兴建开始,到1962年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13项工程不仅全部完成,而且均已达到原设计的技术水平,发挥了投资效果,开始为国家积累资金。
  哈尔滨市在“一五”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高了重工业的比重,带动了农业、轻工业、商业、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4.9亿元,比1952年增长1.14倍,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更快,比1952年增长2.09倍。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工厂企业共150项。全市增加的新产品共2538种,其中填补国家空白的新产品有30种,有43种产品销往苏联、蒙古、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等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使哈尔滨市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一个解放初期以生产消费资料为主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一个以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其标志是建立了三个基地和三个检测中心:以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三大动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的电机制造、汽轮机制造、锅炉制造三个专业和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五个单位形成的,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制造电站成套设备的生产基地;以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工具专业、哈尔滨工具研究所(1963年迁成都)四个单位形成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多品种生产工具基地;以伟建机器厂、东安机械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和第一航校五个单位形成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飞机制造基地。以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焊接专业和焊接研究室、哈尔滨锅炉厂三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焊接检测中心;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和哈尔滨电机厂两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电机检测中心;以哈尔滨工具研究所、哈尔滨市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三个单位形成的哈尔滨工具检测中心。
  这些中心都是为全国服务的,从那时开始支援全国各地经济建设。仅1958年,即为全国各地提供:电站锅炉3000多吨,发电机40多万千瓦,电动机1208千瓦,以及成套的矿山设备、精密仪表和各种工具以及轻合金材料等大量物资,支援全国各地的720多个国家重点企业和新建工程。
  “一五”时期制造业逐步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让城市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确立,“哈尔滨制造”填补了国内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空白。我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和第一艘核潜艇都使用了“哈尔滨制造”的产品。一个个“大厂”完成了从仿制到改造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了建厂初期哈尔滨市委提出的“出机器、出干部、出经验、出技术工人”的要求,为我国机电、航空动力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推进哈尔滨“先进制造之都”建设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命脉,离开了制造业,经济社会就会失去支撑。先进制造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直接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打造“先进制造之都”,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具有核心和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哈尔滨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规模大、门类齐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尔滨瞄准“先进制造之都”建设,坚持把工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以把发展工业作为补短板的重点,全力实施工业振兴计划,完善工业体系,壮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占比,加快工业振兴步伐、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步伐。一批批智能工厂的出现,一项项技术难题的解决,一个个“分量重、成色足”的好政策,见证着这里不断构建现代高端制造业新体系,吹响打造先进制造高地的“冲锋号”。
  先进制造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引领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形态,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也是价值链上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哈尔滨将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坚定不移走质量强市之路,加快推动哈尔滨制造业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和集群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打造我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