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冰城”与“夏都”
文章字数:3112

   □ 衣殿臣

  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边疆重镇,上世纪50年代便名声在外。一些生活在这里的有识之士,他们热爱哈尔滨,建设哈尔滨,宣传哈尔滨,当年的老市长吕其恩便是典型代表。1959年10月16日吕市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全面介绍哈尔滨情况,题目便是“天鹅项下的一颗珍珠”。从此,哈尔滨便得到了第一个美称。而后“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又为哈尔滨增添了两个洋气十足的雅号。最具北国风情和乡土气息的还得说是“冰城”与“夏都”。
  “冰城”的得名
  说起“冰城”的由来,大家都可能感到很新鲜,上世纪70年代,中央电视台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播放了电影《逛冰城》和音乐专题片《冰城之歌》。从此,“冰城”这个称呼便传遍了全国。1979年1月7日《哈尔滨日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哈尔滨市民警作家修来华写的电影故事《逛冰城》,文章开篇写道:“岁尾良宵,当你和着收音机乐曲的节拍,愉快地翻阅报纸,发现《逛冰城》的题目,定会感到新奇,冰城是何地?且慢,让我们从头介绍……”
  《逛冰城》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纪录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形式,反映哈尔滨的新貌,介绍冰城地域风情。当时中央电视台以编导兼摄影师童国平为首一行8人来到冰城,特邀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和唐杰忠作影片导游。影片拍得精彩动人,妙趣横生。“冰城”这个哈尔滨响亮的别名,是由马季和唐杰忠这两位相声演员最先喊出的。
  在导游期间,两位相声大师还在影片中介绍了哈尔滨居民冬季包冻饺子、吃冻梨等地方习俗。最逗乐的是马季坐在冰椅上与冰灯游园会的冰雕动物大象、小熊和老猪聚餐片断,笑得人们前仰后合,不能自已。马季坐在冰椅上频频举杯,做畅饮动作十分逼真,人们赞不绝口。后来马季和唐杰忠登上火车回北京,车厢里响起欢乐的笑声,影片结尾打出四个大字:“冰城,再见!”据修来华讲,这部影片《逛冰城》,原来叫《逛冰灯》,后来在演出前他建议改为《逛冰城》,编导采纳了他的建议。可见“冰城”的推出、宣传,作家修来华、相声演员马季和唐杰忠、《哈尔滨日报》,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功不可没,这是“冰城”来源的一种主流说法。中央电视台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对“冰城”作出了巨大贡献。
  “冰城”一经推出,在哈尔滨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人都听了马季和唐杰忠的相声,我也看了《哈尔滨日报》刊载的作家修来华的文章,人们奔走相告:“哈尔滨有冰城的别名了!”消息传得很快,其他省也都知道了“冰城哈尔滨”是中央电视台和马季唐杰忠、《哈尔滨日报》帮助推出的。听说南方有的省也想请马季和唐杰忠去他们省说相声,可惜那里没有“冰天雪地”啊!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成为“冰城”当年的冬天,来哈尔滨的游客便翻了好几倍,都想看看冰城是什么模样。等到哈尔滨有了“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特别是“冰雪大世界”,冰城几乎成了全国冬季冰雪旅游的胜地。有人说:“冬天来冰城哈尔滨不看‘冰雪大世界’,等于没来哈尔滨!”其实,“冰城哈尔滨”自1962年首次举办了“哈尔滨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以后,冰雪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既广泛又有效。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冰雪节”“亚布力滑雪场”等一套比较完整的冰雪体系,为冰城旅游开辟了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的哈尔滨已经把“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   
  “夏都”的推出
  今年春末夏初,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湖北利川市举行的中国避暑旅游发展发布会上,公布了 “2023年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我省哈尔滨市、五大连池市入选。这似乎已给哈尔滨市夏季称为“夏都”提供了依据。
  “冰城”,作为哈尔滨的第一别名,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夏都”,其推出较晚,影响也没有冰城大。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的一位市长在其讲话中涉及到旅游时说,哈尔滨作为“冰城”影响甚大,许多外地游客冬季都来这里参加冰雪活动。哈尔滨的夏天清爽宜人,每年来避署的游客也数不胜数,是否可以称其为“夏都”呢?市长讲话之后,在报刊杂志上、电台广播中,以及人们的闲谈里,常常出现“夏都”二字。哈尔滨的这位市长的主张是正确的,既有远见,又有魄力,更实事求是,符合哈尔滨实际。
  哈尔滨夏季称为“夏都”,这是全市居民的切身感受。据有关气温资料显示:从1981年起,哈尔滨夏天的气温平均不超过25℃,这是百姓们都经历过的。每当暑天来临,哈尔滨居民完全没有酷热的感觉,照样外出游玩。大家首选之地多为5A级风景区太阳岛,从早到晚游览者络绎不绝。除了散客之外,家庭出游也很多。他们带着帐篷到“水阁云天”前面右侧的桦树林里,在空隙间支起帐篷,铺好地“毯”,白天观光赏景,晚间便一家人在帐篷里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有的人逛中央大街,这条1400米长的方石路,为全国仅有。街道两旁都是商店,买东西极其方便,有马迭尔冰棍、西餐馆等。还有人在防洪纪念塔附近的江边石凳上坐着闲聊,或看江上扬帆船行,或观过江空中缆车,颇觉有趣。那些喜欢玩水者,齐聚九站公园游泳,特别是双休日,游泳者就像下饺子似的往江水里跳;时有三五成群的人横渡松花江,在江沿闲逛的人更多。凡此种种,都说明哈尔滨夏季凉爽,是游玩和休闲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夏都”。
  尤其是外地游客,一到夏天便纷纷来哈尔滨避暑,一享这里的清爽凉快,三十多年来,已经司空见惯。今年外地来的游客最多,据《参考消息》报道:2023年7月,是历史上两万年来最为酷热的月份,世界各地普遍高温。有的国家出现了65℃高温,有的国家出现了54℃高温,美国的一些州出现10多次42℃至44℃高温。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气温也多在35℃以上,个别城市更是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由于酷热难熬,很多人都来哈尔滨避暑。7月30日《哈尔滨日报》用近一个版的篇幅报道南方游客来哈尔滨避暑情况,横贯全版的大标题是“哈尔滨舒爽宜人,来了就不想走”。第一个小标题则是“八方游客涌入冰城夏都”。《黑龙江日报》报道也是“冰城夏都”连用。这表明哈尔滨两家大报都很重视“夏都”,有意识地让“冰城”与“夏都”并驾齐驱,同行天下。
  那么,今年夏季南方有哪些城市的游客来过哈尔滨,其人数又是如何呢?据《哈尔滨日报》载:游客主要来自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青岛、武汉、厦门、杭州、海口、西宁、烟台等地。大多数是一站抵达哈尔滨,游玩停留后再去省内漠河、伊春、抚远、同江等地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仅成都一趟专列,就有700多人来哈尔滨。又据航空部门信息,7月1日至5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成为东北地区的“半壁江山”。7月有这么多外地游客来哈尔滨除了避暑外,还要观光冰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哈尔滨夏天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如1400米方石路的中央大街、5A级太阳岛风景区、哈尔滨融创乐园、索菲亚教堂、哈尔滨极地馆、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过江空中索道、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新发大型丁香园、江北大剧院湿地等,也都是暑天人气极高景区。
  七月中旬,我和老伴及两位朋友去兆麟公园和江北湿地观赏荷花,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当时想,江南西湖的荷花竟然在北国绽放,而且红红火火,和宋人杨万里形容西湖荷花诗所说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什么两样?难怪我的一位朋友写诗说:“是谁习就瞒天术,偷得西湖一景来?”(西湖十景中有“曲院风荷”一景)。从江北回家后,我写了两句感想,也是两个文题:“花无别称不红火,域无雅号不热闹”。荷花及其两个主要别名芙蓉和莲花,我已写成文章,并见诸报端;今天正在写哈尔滨的两个别名“冰城”和“夏都”,这是最后一段,忽然心血来潮,用对联收尾:“夏都随暑堂堂去,冰城迎寒款款来。”壮哉,哈尔滨;美哉,冰城夏都!
  作者
  中华诗词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教授
  哈尔滨市终身优秀艺术家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