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百年初心逐梦未来 矢志奋斗再谱新篇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喜迎110周年华诞,百年发展历程书写辉煌
文章字数:5474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大楼外景。
  1913年,中东铁路疗养院改建为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
  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住院处全貌。
  1984年,进行东北地区首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
  1995年,采用国际治疗冠心病最新方法冠状动脉球扩张术为患者手术。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献礼建院110周年大型义诊。
  大医精诚 薪火相传 新老主任交接仪式。
  1948 年,在解放锦州期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前线医疗队,分成 6 个手术组,组长由从事外科专业的医师担任,且全部来自市第一医院。
  市第一医院医务人员正在使用X光机为患者拍片。
  上世纪50年代,市第一医院在全市最早使用心电机为患者检查。
  上世纪60年代,市第一医院巡回医疗队在蒙古包为牧民做手术。
  上世纪70年代,市第一医院在全省最早使用A超机为患者检查。
  妇产科专家李继庸与患者交流(右二为李继庸)。
  李晓晖 苏航 安晨菲 陈震 本报记者 石晶 刘菊
  岁月不居,青云之志,薪火相传正起航;
  百年积蕴,栉风沐雨,仁心仁术铸辉煌。
  一个世纪能改变什么?一个世纪是一座里程碑,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刻画而成的岁月长卷。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走过百十载春华秋实,始建于1913年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迎来了110周年华诞。
  110年前,在滔滔松花江南岸,哈尔滨董事会接管并改组了中东铁路疗养院,改建为“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开启了一所医院与哈尔滨这座城市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历史画卷。
  110年后,仁爱济世的市一院人在百年征程中,铸就了医院“精医、厚德、至善、惠民”的核心价值观,肩负起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护佑着冰城百姓的生命健康。
  回眸百年历史,把握时代医脉,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在风雨飘摇中诞生,在国家建设中奉献,在改革开放中跨越,在矢志创新中不断奋进,人民就医体验明显改善,成为了哈尔滨市属龙头三甲医院。
  一个多世纪的沧桑砥砺,红色基因在市一院人的血脉中汩汩流淌。一代代市一院人潜心钻研,镌刻着奋斗的足迹。110年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苦难与荣耀,勇气与坚持,突破与创新,无不凝聚着开拓前行的磅礴力量,无不永葆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色,无不书写着守护健康的时代答卷。
  峥嵘岁月 荏苒星霜 重温记忆现风华百年
  1913年,哈尔滨董事会接管并改组了中东铁路疗养院,改建为“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当时医院仅有床位65张,4个科室;1926年4月,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改名为哈尔滨公立医院。同年,医院更名为哈尔滨特别市第一医院;1934年,更名为哈尔滨特别市立病院;1946年,东北抗日联军解放哈尔滨市并派军代表进驻哈尔滨特别市立病院,医院更名为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又称哈尔滨市立医院)。1949年8月,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和东北军区卫戍医院院址互相对换,医院迁至道里区地段街169号(现道里区地段街151号)。上世纪50年代末,医院更名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百年间,医院肩负起仁心济民的光荣使命,始终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1932年松花江洪水引发霍乱,仅用三天时间建立“安培拉木板房”,隔离救治500余名患者。1935年救治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护士韩勇义帮助赵一曼逃离魔爪,为后人留下一段佳话。1946年,为防治鼠疫作出了不朽贡献,保障了80万人口的生命安全。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支援解放军出战勤、收容伤员,荣获13面锦旗凯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年的艰苦奋斗和细心耕耘,留下了先辈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足迹,如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无假日医院,区域性医疗卫生及急诊急救中心。是国际“爱婴医院”,国家首批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创始成员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医院,拥有哈尔滨市血液肿瘤研究所。
  百年磨砺 雕琢成器 用先进技术守护百姓健康
  翻开已经装订成册的历史档案,抚今追昔。市一院人以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精医卓越,用奉献精神传承博爱情怀,书写着救死扶伤的医者担当,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狭窄性心包炎第一例开胸手术,首次开腹成功开展胃切除、结肠代胃手术,创造了省内首例开颅截除脑瘤手术,开始进行直视开心实验及胸内大血管实验性手术的研究,填补了省市此项工作的空白;首次在黑龙江省开展子宫颈癌及外阴根治术,人工肾、人工肝应用临床成功,对肺心病临床诊断的研究被指定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1978年至1989年,市第一医院完成哈尔滨市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首例心脏起搏技术、首例人造血管搭桥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肾移植,进行东北地区首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完成哈尔滨市首次将“不灌洗”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甲状腺、甲状旁腺器官移植,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首创人类造血干细胞培养(G-CFU Meg-CFU)获成功,在国际首次证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祖细胞PH染色体的发现,证明本病为干细胞疾病;在美国血液学会发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国际上治疗APL的哈尔滨金标准方案。医院很多早中期专家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市第一医院成功实施了应用不灌洗法进行胎儿胰腺移植手术,填补了我省在胎儿胰腺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领域的空白;1992年,应用3000ml大容量器袋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获得成功,填补输注领域一项省内空白。同年,市第一医院从日本引进的“自体原位颅骨瓣长期体外保存颅骨修补术”填补了省内空白;1994年,独立完成全省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995年,与日本新潟市民病院合作,采用国际治疗冠心病最新方法冠状动脉球扩张术为患者手术;1996年,完成全省首例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导管下导丝碎栓治疗;1999年,与美国、日本专家合作,在我国采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法成功救治了一位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儿,此术式应用在我国尚属首次。
  进入21世纪,市第一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导管导丝碎栓术治疗急性肺栓塞,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2001年,在德国召开的世界血液学学术大会上,宣布复发/难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三氧化二砷可以治愈;2002年,采用动脉内囊反搏术支持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填补哈尔滨市直属卫生系统空白;2008年,开展全省首例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2009年,与外院专家合作完成哈市卫生系统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旋磨+冠脉支架术治疗复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12年,开展多项省内新技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切术联合冷冻技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全切手术,脊柱、肩、肘、髋、踝等部位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抗生素骨水泥置入负压封闭吸引术,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2013年,率先在省内开展3D腹腔镜技术;2020年,成功完成全省首例3D腹腔镜下经腋窝无充气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手术;2021年,成功开展“激光淋巴显像乳腺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填补了省市空白。
  如今,市第一医院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切术联合冷冻疗法开通呼吸“绿色通道”,采用3D腹腔镜技术胆囊切除术、骨科3D打印技术、超声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关节镜下微创骨科手术、微创鼻内窥镜治疗鼻科疾病、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等新医疗技术,让这所百年名院加速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诊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传承卓越 聚力汇贤 坚持“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战略发展
  市第一医院将人才培养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健全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推动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加速集聚,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医院目前设有66个临床科室、22个辅助诊断科室,坚持“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的发展方略,先后与北京、上海等大型医院合作成立专科联盟,在发展中不断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集结优势学科群,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第一医院先后与多个国家开展多层次合作和交流。1981年,医院与日本新潟市民病院成为友好医院,开始医学互访交流。2013年,市第一医院与北大合作项目——“哈尔滨市运动创伤诊疗基地”“哈尔滨脊柱外科诊治基地”“超声介入分中心”续签约。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治疗中心签约,在普外科成立“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普外科成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协作科室”。2014年,北大“黑龙江省疼痛诊疗基地”“北京同仁医院鼻炎、鼻窦炎诊疗专科”落户市第一医院。2017年市第一医院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立医院中俄帕金森诊疗基地签约揭牌。2023年市第一医院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公共医疗卫生管理局召开姊妹医院“云桌会”洽谈对接。此外,医院不断加大与包括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的学科联动,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把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升级有机融合,向着国内国际顶尖医院看齐。
  公益为民 “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百姓健康谋福祉
  历史不会忘记。110年来,始终没忘记作为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责与使命,在每个历史瞬间,在每个危急时刻,市一院人救死扶伤的脚步从未停止,在抗洪、救灾、抗震、防疫、援疆、援藏、援非、对口支援、健康扶贫等历次重大突发事件救治和医疗工作中,冲锋在前,多次在救灾防病的任务中吹响胜利的号角。
  漫漫行医路,拳拳医者心。医院始终以公益惠民为己任把健康送到百姓身边,以爱耳日、卒中日、高血压日、帕金森日、肝病日、睡眠日等全国健康日为基点开展惠民活动,走进社区、广场为百姓开展科普宣传、惠民义诊等多项公益活动。同时,医院多科开设“疝友会”“胖友会”“糖尿病讲座”“孕妇学校”等活动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且通过患友群为他们传播健康知识。
  医院经常到延寿、巴彦、木兰、呼兰等周边乡镇开展公益义诊,送医送药到乡间地头,为基层百姓提供健康帮扶和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指导当地市县医院开展工作,提升当地医疗救治水平。
  回眸百十载,从社会主义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健康中国,百年医疗事业赋予了医院熠熠发光的“金字品牌”,在百姓心中深深扎根,激励着市第一医院人薪火相传、大爱无疆,继续书写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不断为人民健康谋福祉。
  智慧赋能 “云端”问诊 远程会诊拓宽百姓“就医路”
  从1997年的夏天,市第一医院开始筹建微机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历经早期使用简单收费记账系统到进入网络应用时代,市第一医院增加了住院结算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后上线了新的HIS系统,增加了住院医生工作站和住院护士工作站,增加了药房药库系统,对药品进出、盘发药等进行管理。
  科技赋能,开拓全流程智慧健康服务。2015年末,市第一医院在全国众多医疗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批12家试点之一的“智慧医院”。2016年1月22日,省内首家由公立三甲医院领办的“哈尔滨市互联网医院”落户市第一医院,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目前已有万余人通过互联网医院就医。为了让患者能更便捷、广泛地通过互联网医院,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市第一医院通过“云端”问诊、远程会诊拓宽了百姓“就医路”,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最直接的医疗保障。同时在加强网络问诊服务的基础上,调整科学思路,增加务实举措,进一步简化互联网医院就诊流程,增加新的搜索引擎,提高搜索速度,增加问诊人次,服务更高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缩短回复时限;同时扩大远程会诊辐射面,目前与北京、上海等124家全国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协作网,开展线上病例会诊及讨论,提高了疑难病例诊治能力,减少百姓外出就医开销,节约患者就诊时间,切实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提质服务 双向转诊 提升百姓“幸福感”
  百年时光流淌,服务不断提档升级。
  医院全方位开展多项便民医疗服务,挂号、就诊、检查、取药四项“一站式”诊疗服务的同时预留特殊号源,让老年患者跨越数字鸿沟得到与智能时代“均等化”的就医体验。2023年,医院开设护理门诊,提供慢性伤口护理、管路维护等专科护理服务。在门诊总服务台,特别设置了平车、轮椅、针线等便民用具;门诊、急诊有专人主动为患者提供就医咨询、分诊、导医服务;开设了康复医学门诊,提供住院康复和日间康复服务。开通了多个多学科疑难病门诊(MDT),在此患者无需重复挂号,即可完成医疗机构内部会诊转诊,就医更便利、更舒心。
  医院积极构建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并持续有力推进完善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工作,畅通双向转诊机制,与哈尔滨市95家医联体单位共同组成网格化的三级医疗救治体系,形成“急救一站式”医疗服务模式,筑牢生命最坚实的防线。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医院后勤服务创新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中国医学人文大会“2020抗疫群英谱·最美团队”;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示范医院;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心之所向 序启新章 踔厉奋发谱百年新篇
  从1913年到2023年,从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岁月的年轮承载着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血汗挫折,砥砺奋进,锻造了市一院人的智慧和勇气,走过了整整110年。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雨雪峥嵘,情系龙江百姓健康,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名字始终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护佑人民健康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月逾迈,过往只是一瞬。雄关漫道,坚定赓续前行。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将继续坚持“精医、厚德、至善、惠民”的办院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展现新作为,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健康生活贡献新力量,奋勇续写医疗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
  回望百年历史
  走过百年起伏征程
  轻抚历史尘埃
  回顾一路跌宕足迹
  积蓄前行力量
  共创百年新的辉煌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