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由来
文章字数:2560

  □蒋 蓁 
  哈尔滨的两个美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享誉中外,闻名遐迩。
  同许多慕名而来者一样,对这座“洋气十足”的城市,爱之有加,作为哈尔滨人,还多一层自豪感;遗憾的是,同许多人一样,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名称,理解上囫囵吞枣,说起来囫囵半片,作为哈尔滨人,心里也常有愧疚感。
  从两本对哈尔滨影响较大的书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本是“辽左散人”刘静严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出版的《滨江尘嚣录》(《居游哈尔滨之唯一指南》);一本是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建筑研究所环境心理研究室主任常怀生(1929年10月27日—2019年5月7日)教授著于1990年的《哈尔滨建筑艺术》。
  用常怀生教授的话概括,“东方莫斯科”是指哈尔滨的城市形象;“东方巴黎”是指哈尔滨的城市建筑。
  “东方莫斯科”的来历
  尽人皆知,哈尔滨是用火车“拉”来的城市。沙皇俄国入侵哈尔滨之初,哈尔滨就进入了沙俄的殖民统治时期。1898年,沙俄殖民主义者为扩张其势力影响和对故土的眷恋之心情,确定仿照俄国古都莫斯科的面貌规划建设哈尔滨。1899年,在全市最高点——秦家岗(南岗)中心,建成了东正教圣·尼古拉大教堂,从此在哈尔滨确立了“东方莫斯科”的形象。圣·尼古拉大教堂也就成为哈尔滨的地标和“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建设从这里开始。有资料介绍,“东方莫斯科”是俄国沙皇亲起的名称。
  第一个大型规划设计作品,是南岗博物馆广场,原称教堂广场或喇嘛台广场。这里,地处南岗的岗顶,居全市最高点,是典型的俄罗斯莫斯科风格建筑广场。以圣·尼古拉大教堂为中心,形成灵活、自由、开放的不规则放射形状的道路;教堂穹顶高耸入云的十字架,成为城市视线的焦点;居高临下向四面八方传送的钟声,回荡在静穆的凌晨和绚烂的黄昏,更增添了教堂的威严与肃穆。而建于广场西北侧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当时的名字为“莫斯科商场”,殖民主义者“反认他乡为故乡”,多霸道的名字!这个中东铁路局商务公司所属的大型国际商场,主要销售从俄罗斯和西欧进口的商品,商场附设华俄商品陈列室和负责招商的商务调查局、商务介绍局。估计这个莫斯科商场在“东方莫斯科”称号的“对外宣传”方面,会与教堂广场同样轰动。
  老哈尔滨的城市整体规划则始于1906年,作为代表沙俄统治的中东铁路局,在其势力范围内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初期规划(不包括道外区和太平桥一带,因其归属滨江关道和吉林省滨江厅、滨江县管辖)。规划范围为南岗、马家沟、香坊、沙曼屯、顾乡屯和道里等,后来许多区域仍沿袭了原规划格局进行建设。这些规划虽没有博物馆广场那么“莫斯科”,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俄罗斯元素。
  “东方小巴黎”的来历
  当时的哈尔滨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又是快速崛起的城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商贸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国际通商重镇。随着财富的迅速聚集、积累和移民云集,城市建设成为重点投资领域。此时,适逢西方流行折衷主义和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思潮,许多欧洲移民建筑师很自然的就把这些风格带进哈尔滨。在移民队伍中虽然俄国移民占绝对多数,但是其他国家移民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哈尔滨是法国之外折衷主义和新艺术运动建筑数量大且集中的城市。由于俄国当时在文化上只处于二流地位,历史上一直崇拜比较先进的法国文化,从普希金、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这些被俄罗斯民众称之为“说法语的家伙”(柴可夫斯基母亲就是法国人),可以看出法国文化在俄罗斯的地位。俄国有许多建筑师到法国留学,或者请法国建筑设计师去俄国进行建筑设计,因而俄罗斯建筑一直受到法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哈尔滨的移民外籍建筑师也莫不如此,况且还有许多外籍建筑师在哈尔滨工作,这就形成了哈尔滨建筑艺术的丰富内容。在同一历史时期内,拜占庭、哥特、巴洛克、古典主义、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哥特复兴)、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中国古典、犹太和伊斯兰等东西方各种建筑艺术流派五花八门地相继出现在哈尔滨,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形成一个同台竞美的兴盛局面。
  但是,哈尔滨的建筑艺术主流仍是折衷主义和新艺术运动。折衷主义建筑是博取众家之长汇集于一身而形成的建筑风格。哈尔滨建筑的特征既是折衷主义的,又不千篇一律,而是各具倾向性的特点,构成了丰富而优美的城市风貌。而兴起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几乎与风行欧洲同步传入哈尔滨。重要的一点,法国新艺术运动仅时髦了十几年,就因战争而“休止”了“运动”,哈尔滨则将新艺术运动风格“寿命”延续了十几年。可以说,新艺术运动是法国奏响序曲,并确定主题,演绎了前面“乐章”,哈尔滨则“伴奏”全程,并“独奏尾声”,无疑为“东方小巴黎”的称誉添上浓浓的一笔重彩。沙俄殖民主义者将“东方莫斯科”作为城市的形象目标,将“东方小巴黎”作为建筑的艺术楷模,由此,哈尔滨城市建筑有较高的起点,很快步入了现代城市的行列,一直受到国内外的瞩目。
  其实,仅凭这些,还未能充分说明哈尔滨“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全貌。
  “东方莫斯科”不仅仅是建筑和城市规划,其带来的“洋风气”早已弥漫于整座城市。在物质方面,吃的大列巴、红肠、火腿;喝的啤酒、格瓦斯等;抽的老巴夺香烟,穿的裘皮、布拉吉、长筒靴等;文化方面的“半俄式语言”、各种物品的俄语称谓,度量单位的俄式标准和用语等;古典音乐会、音乐学校、俄式教育体系等;娱乐方面的松花江泛舟,太阳岛野游、野浴、野餐。凡此种种,有些影响至今。
  而巴黎的华丽服饰装扮、音乐欣赏爱好、跳舞风气、奢靡生活之风,直接或由俄罗斯人的“转手输入”,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欧洲风味。
  其实,老哈尔滨还曾用过一个名字“东方圣彼得堡”。“辽左散人”刘静严在1926年出版的《滨江尘嚣录》中写到:“地当国际要冲,所谓东方圣彼得堡之哈尔滨是也。”王丕承在该书序中也说过:“哈尔滨当欧亚交通之孔道,为东北唯一之名都,在先有东方圣彼得堡之称,最近又有小巴黎之誉,乌可不有著书,以记其繁盛之迹乎。”看来,“东方圣彼得堡”这个称谓早于“东方小巴黎”,更早于“东方莫斯科”,理由大概是来哈尔滨的许多富豪、犹太商人、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甚至教会人员,多来自崇尚巴黎的圣彼得堡,也有的辗转巴黎又来到哈尔滨,带来了他们的商业文化思维和奢华生活方式。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称谓“落选”。想想也是,也不能把人家两座最像样城市的名字都拿过来吧?不过,说明还是经过一番或一段时间比较、筛选的,最终“花落”“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