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洪水冲毁了公路,冲进了住宅。在五常市沙河子村,展开了一场与洪水赛跑的大转移——
全村4000多人,没落下一个
文章字数:1939

  村民被转移到安置点。本报记者 韩伟摄 
  本报记者 鞠红梅
  “赶着接人水赶着涨,接到最后一家,我想起家门没关、灯没闭,想回家一趟时水都到心口窝了,回不去了。”五常市沙河子镇沙河子村村民王桂臣帮着转运乡亲后,又在五常市雅臣中学安置点当起了“楼长”。安置最高峰时,学校在十几个小时内接待了3300多名受灾村民。
  “洪水冲毁了公路,冲进了住宅,我们通过唯一一条‘生命桥’来到拉林河西岸,连夜被转运到有被褥有吃喝有人照顾的‘家’。”回忆起当晚的经历,村民高洪铁感慨地说。
  让如此多的受灾村民感受到一个临时大家庭的温暖,背后是数百名如王桂臣一样的热心人舍身忘我竭尽全力的付出。
  暴雨之夜
  挨家挨户敲门 争分夺秒拉人
  3日夜里的雨下得特别大。今夏的持续降雨早已让土地吃满了水,雨水再也渗不到地下,沙河子村沙河子屯低洼地带急速积水,而这里居住了几百户村民。
  69岁的王桂臣是个热心人,村里人评价他“觉悟特别高”,接到将乡亲们向高岗处转移的通知,他一秒都没耽误就冲出了家门。好多人都睡觉了,他挨家挨户敲门。醒来看到迅速上涨的洪水,乡亲们连衣服都来不及多穿一件就往门外跑。村民郑三立马开来家里的“大四轮子”,使劲儿往上装人,争分夺秒往出拉人。
  王桂臣接走最后一户乡亲高洪铁家时,想起来自己家门没关、灯没闭。而此时,水涨到了他心口窝,他不敢再往回走了。
  不落一人
  5小时“循环搜救” 铲车渡河转运村民
  “真是与洪水赛跑啊!”沙河子镇沙河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说,“80%乡亲家的窗户都没来得及关,接到通知立即就走,蹚水往外跑。”沙河子村是个合并村,村子大,人口达4000多人。王海军接到全村撤离的通知后马上就转移了大部分村民,“五常市应急管理局给我们派了80多辆转运大巴车。除了集中转运,还有自行投亲靠友的。全村4000多人,没落下一个。”
  4日10时,洪水已经冲毁了公路,还在迅速蔓延和上涨,王海军和人民子弟兵、蓝天救援队开始了在村子里的“循环搜救”,5个小时,搜救出20多名老弱病残村民,全部用能渡河的大铲车转运出村。
  此时,从沙河子村所在的拉林河东岸撤往西岸的道路被冲毁,只有一座1.8米宽的桥能通过。这座原名“将军桥”的桥火速被乡亲改名成了“生命桥”。
  “所有人都造得跟泥猴似的。”王海军是最后一个撤离的,5日,他来到雅臣中学安置点时,已经3天没睡觉了,志愿者让他吃口饭,他一口也没顾上吃,一头扎床上就睡着了。
  临时的家
  一天接收3300人 安置点创造奇迹
  五常市雅臣中学是3日17时接到安置受灾村民的任务。“学校征集志愿者,除了在外地的,260名在家的教职工全来了。”校长刘亚民、副校长张若谷从这个时间便开始了3天3夜没怎么合眼的紧张忙碌。
  学校有550张床,因办过足球夏令营,也有一部分被褥。到安置点的村民有些在市里有亲属,在此过渡一下就被亲属接走了。4日白天,学校自身还能满足安置需求。
  高峰出现在4日半夜到5日,10几个小时,学校接收了3300名受灾村民。“我们赶紧打开了教学楼,所有班级教室都用来安置村民。”刘亚民说,政府和爱心组织给送来被褥等物资,我们立即发放给村民,教室里安置的村民虽然没有床,也力争让他们住得舒服。
  组织到位让安置井然有序。刘亚民介绍:“每个楼里安排50多名老师,登记、接待、发放三餐和各种物资等,每个教室配2名老师随时解决受灾村民的各种问题。”
  双向奔赴
  老师们手抬肩背接村民 村民“自治”回馈爱
  每当有行动不便的村民到来,老师们全都自发去给背到床上。刘国福老师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校长一再叮嘱他别去参与接人、背人,避免过量运动。他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是不停地从公寓到门卫这1000多米来来回回接人、背人、接物资。
  “稻田就快到了收割的时候,一下被淹了,这些受灾农民的心里得多有难受!我辛苦一点怕什么,哪怕是就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温暖,我做啥都乐意。”刘国福说出的是安置点260名志愿者的心声。所有人都竭尽全力想帮受灾农民一把。18岁的王天一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听说高中母校在接收受灾村民,马上和同学们一起报名来当志愿者,就认真做好每位村民的登记。
  “安置点方方面面给力,拿吃喝来说,早餐有粥、鸡蛋、面包、肠;上午有水果;午餐晚餐4个菜,天天换着样给我们做,今天中午还吃了顿饺子。还配备了医疗室,还有心理疏导人员跟受灾村民聊天缓解心理压力……”王海军说,“乡亲们到这里以后享受了在家都没有的待遇。学校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得体晾他们的辛苦,我告诉乡亲,别把自己当客人,自己的卫生自己收拾。到这里人多,咱们不能不懂规矩,不要大声喧哗,也别不讲卫生……”
  王桂臣和高洪铁立即成了“楼长”,有到了安置点再去投亲靠友的和后到的村民,都及时跟学校沟通,发放行李、食物……在安置点来回忙碌。
  10日下午,一面锦旗送到了雅臣中学安置点,“暖心安置情系灾民 明德育才大爱无疆”——沙河子镇全体受灾群众敬赠。

扫“冰城+”二维码看视频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