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探索多元“种养模式” 对接“两头两尾”
通河县大力发展“生态稻”种植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文章字数:1334
  一望无际的通河县生态稻田。
  本报记者 罗彦坤文/摄
  冰城盛夏,水稻猛长。在通河县的生态稻田里,正拔节的水稻植株伴着稻田鸭、稻田蟹、稻田鱼、稻田小龙虾,承载着一水双收的丰收希望。近年来,通河县探索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在产业实践中闯出了一条绿色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发展之路。其中,“通河生态稻”探索多元“种养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并不断改善水稻品质。“通河大米”稻米品牌价值达125.05亿元,成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生态种植
  传统稻作区走上发展新路
  2018年,袁隆平院士为通河县题词“通河——中国优质生态米之乡”,将生态发展的“种子”播撒在通河,开启了“通河生态稻”发展的新阶段。
  通河县优质稻作经验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今,通河县“吉尼斯稻香村”的稻田边还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录着1958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人民公社二道河子耕作区的奖状。落款签名是“总理周恩来”。通河县稻米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久明说,这是“通河农业”的荣光,更是通河优质稻作历史的证明。
  2011年,“通河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始生态种植和精细品控;2015年,通河生态水稻推广全域绿色种植;2019年,“通河大米”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第37位;2020年,“通河大米”以“一县一品”的身份进京推介,打开全国市场;2023年,“通河大米”走进福建,香飘八闽大地。
  李久明说,自从县里成立了稻米产业协会,“田长制”抓得更细了,每个村都设置回收站,农膜、农药瓶统一收集起来送到县里进行无害化处理。乡亲们从生态稻种植中获得了实惠,黑土地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科技赋能
  拓展“一水双收”能力
  位于通河镇的石家电脑孵化场是通河县最大的种禽孵化场,今年,这里孵化的稻田“鸭将军”就达10万只,全是当地水稻种植合作社订购的。“通河生态稻”的快速发展,让这家经营了十几年的孵化场生意空前“火”起来。
  如今,通河县祥顺镇的稻田小龙虾繁殖基地两期工程均已建成投用;三站镇的“虾兵蟹将”养殖家庭农场,成功实现稻田蟹室外越冬,每年撒下万斤“扣蟹”,为通河生态稻田养殖补充了“新丁”;祥顺镇东六方村,利用松花江沿江地带沟壑纵横、泡泽众多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稻田养殖、盘活资源。4年前,该村与哈工程大学技术团队建立合作关系,联手打造胚芽米产品,如今产品已打开全国市场。
  在“科技小院”、院地共建等多种合作形式的助力下,通河生态稻田成为智慧种田的试验田,众多前沿农技、最新科研成果迅速完成落地转化,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增链延链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如果说,多元种养模式丰富了通河生态稻产品矩阵,是在增链,那么,对接“两头两尾”,则让产业链向上下游延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
  通河县工业园区内的“谷润科技”是一家生态科技公司,每天有30吨秸秆腐熟剂在这里“出炉”。农户不花一分钱,依靠秸秆补贴,就能完成秸秆全量还田,“原汤化原食”为黑土地蓄能充电。不远处的生物肥厂是通河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专门生产适宜通河生态稻田的本土肥料,为提升稻米品质提供基础保障。
  近年来,随着“通河大米”名头日益响亮,越来越多重量级深加工米企落户通河,通河生态稻在对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过程中,完成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