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导向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文章字数:3278
  哈尔滨学院院长、教授 于成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情和发展实际,着眼于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反映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最新教育思想成果。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关键结合点的高校,必须深谙“大学是国之大器,其重在人才”的要义,站在时代潮头持续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着力提升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保障和文化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今中外,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标准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度,系统精辟地阐述了如何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人才自主培养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建设教育强国的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阐明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这赋予了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新的使命任务,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国家富强、社会前进的关键。高校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守人才自主培养之魂;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压实人才自主培养之责;强化质量保障体系,恪守人才自主培养之本;锤炼过硬教师队伍,筑牢人才自主培养之基;树立科学评价导向,把握人才自主培养之要。牢牢把握人才自主培养话语权、主动权,努力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人才。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的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育人与立德是辩证统一的,不遵循这一规律,大学就办不好。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习近平总书记尊重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提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等,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大学要牢牢把握以立德树人铸就大学教育之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时代新人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撑。
  强调“五育并举”的人才自主培养
  基于理论和历史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就“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学生在增强学识上下功夫,“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展体育锻炼,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善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修养,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现代生产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客观要求提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纳入学校评价指标。以“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全面发展的人”的中国化理论诠释,也是对我国教育实践的智慧总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法论阐释,也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了价值坐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自主培养,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必然需要。因为美好生活的维度是多重的,但教育是前置性的,好的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多从“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角度反思:在观念转变与制度建设方面推进得如何;政治要求与育人使命结合是否到位;服务学生发展质量的相关探索与改革够不够完善等,从而坚持人民立场系统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保证高校治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
  扎根中国大地的人才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的大学,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国情、融通中外、面向未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之路。“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从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看,需要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按照“根本任务、办学方向”的要求,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优势转化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能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爱党爱国、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素质过硬,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大学生,切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自主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要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校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运用资源要素履行人才培养等社会职能时所形成的大学势能。大学不仅在培养学生,也在培养自己,就如同人的能力伴随人的成长一样,这些内聚的势能,在大学运行中不断积聚变化、放大或缩小资源要素的作用,使大学走强或趋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活动方式,大学的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这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和结果来体现与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主动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自主自觉地追求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校风教风学风,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