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在哈尔滨排队买“北三光头”
文章字数:1641

  ■陈  杰
  “光头”是光头饼的俗称,是北方人都熟悉的一种食品。老实说,之前我对这种食品只是吃过而已,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2022年“十一”长假,我没有外出。宅在家里的日子毕竟有些枯燥,很想出门就近走走。刚好无意中在手机微信上看到哈尔滨道外“北三光头”的信息:说这家二十多年的名店,现在火得不得了。信息还有一段现场售货的录像,让你对这一信息的真实性不容置疑。那一刻我心里还有几分惭愧,在哈尔滨生活了40多年,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老字号。
  打开高德地图导了一下,惊喜地发现从我的住地群力到这家店还很方便,12路公交车不用倒车就能到达。于是,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我迎着瑟瑟的秋风走出了家门。
  在道外北三道街下了公交车,正想打听一下怎么走,迎面一个人拎着两个装满光头饼的塑料袋从前面的路口走过来,我沿着这活的“路标”,走了几十米就看到了那个不太起眼的小店,店的前脸上写着蓝色的店名:北三凯奇清真食品——北三光头。  
  于是赶紧扫码进店。
  走进小店的第一个感觉是拥挤,不大的店铺里挤满人,摩肩接踵。这里不止经销光头,店铺中间是围成长方形的柜台,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品,柜台前挤满了顾客,几个白衣白帽绿围裙的营业员不停地忙碌着。很快我在店铺里面的一个角落,看到了卖光头的专柜。凑到跟前一看,顺着柜台人们正有序排队购买,我自觉地向后寻找队尾的位置。我摸索着走到墙角,看到人流顺着墙拐弯了,继续走了几步,又拐了,一问还是排光头的。就这样,我走了个U形,又回到了店门口位置,才找到了队尾。我不由得感叹道:人真多呀!前面的一位女顾客回头问我,第一次来吧,我说是的。她笑笑说这里天天排队,过去还在外面排队呢,没有人少的时候。
  我刚在队尾站下来,马上身后就有人问我是不是买光头的,说着就站到了我身后,很快后面又有了人。长长的队,秩序井然,人们表现出了空前的文明,跟着人流缓缓前行着。
  前面的女顾客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在排光头的同时,她瞄准哪个柜台人少,不时地打个短平快,一会儿拎回一袋大饼干,一会儿拎回一袋山楂片,排队购物两不误。她告诉我,她住得远,在顾乡,二十多年了,她爱人每天早饭就吃几个这个牌子的光头,别的牌子的不吃,所以她经常过来买。
  一个品牌能让顾客如此信赖,我不禁有些感慨。
  我跟着人流一点点向前移动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柜台,发现这里的食品种类非常丰富,有我熟悉的大饼干、桃酥、蛋糕、长白糕、江米条、面包圈、油茶面,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现场的照片。看我对这家店铺感兴趣,前面的女顾客回过头告诉我,前面的墙上有这家店的介绍。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到了光头专柜前。我这时才注意到,在柜台的一侧,立着每人限量30元的牌子。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刚好一炉新烤出的光头上来了,我赶紧扫码付款,从营业员手里接过三袋有些烫手的光头。回望身后的人群,感觉还很幸运的。30元钱买了这么一堆,我感觉难以置信,回头看看价格,一斤才4块6,真是便宜。
  我感到意犹未尽,又到蛋糕柜台买了一袋蛋糕。
  完成了采购任务,我还想了解一下这家店,于是按照刚才那位女顾客的提示,挤到一侧墙上挂着的几张图片前,在周围一片嘈杂声中,认真细致地观看起来。
  “北三光头”是因为厂家的位置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三道街而得名,这家店的主人是李丙发夫妇,1995年,他们来到这里开店,精心研制各式传统点心,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特别是“北三光头”,由于讲究用料,保持面粉纯自然香气,形成了独特的口味,已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品牌,20多年经久不衰。在这里,我看到了镶在墙上的一张2013年4月10日的报道:《冰城网友热评引来外地客追捧排队买“光头”为寻老哈味》,文中说每天销售的光头多达七八百斤,很多外地人也赶来排队购买。
  我坐公交车回到家里时,手中的光头还热乎乎的,打开食品袋,一股面食的香气立刻溢满了客厅,一个个鸡蛋大小的光头焦黄中透着油光,看着很有食欲。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满口的绵软和香甜,口感好极了。老伴吃了也是赞不绝口。
  如今我已经几次去排队买光头了,而且还想继续排下去。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