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宾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年吞秸秆35万吨,发电2.8亿度
文章字数:1210
  宾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产。
  刘婧婧 本报记者 郝欣
  初春时节,国家级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碧空如洗、白云悠悠、空气清新……“如此惬意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咱们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贡献。”当地企业员工由衷称赞。
  “吞”下秸秆等生物质燃料,产生的能量既可以发电,还可以提供工业用蒸汽。过去,这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有的被农民当作家里取暖做饭的烧柴,有的直接在地里焚烧,严重污染环境。如今,宾县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用,实现了就地转化、变废为宝,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吃秸秆,吐“绿电”
  3月17日,在宾县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现场,冷却塔高高耸立,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秸秆垛。
  在该项目燃料仓储区,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整理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秸秆,一个个秸秆卷被整整齐齐地码放成垛,成百上千的秸秆垛连成一片,非常壮观。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集控室内,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展现了实时生产场景:一捆捆秸秆被打散后,从进料口送上传送带,经过粉碎后入炉燃烧……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生产”电力送入电网。
  “该项目由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投产,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质材料,采取直接燃烧的方式进行发电和供热。项目配置安装了脱硫、脱硝、布袋除尘等环保设备,通过在线监测,对排放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环境质量达标。”宾县长青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负责人吕建秋介绍。该项目每年可消耗农林废弃物约35万吨,年发电量可达约2.8亿度;可代替标煤18万吨,实现碳减排量13万吨。
  换思路,赚大钱
  小小秸秆的华丽转身,不但实现了节能减排,守护了绿水青山,也为农民增收开创了新路子。
  在宾县永和乡的一块玉米地里,6台秸秆打捆机、搂草机正在马不停蹄地运作着,将一片片秸秆打包成捆。负责秸秆打包的是宾县华宇秸秆打包作业队。这支队伍是在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由一群农民组建成立的。
  “过去乡亲们把秸秆当废物,现在秸秆可是宝!”打包作业队负责人李成说:“我们把秸秆打包送到电厂,电厂按市场价收购,每个队员这一年光是送秸秆就能赚几万元,加上地里的收入和平时打点零工,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强产业,促循环
  近年来,宾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从解决秸秆出地的“出口”入手,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通过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使废弃农作物秸秆,变成了可利用资源。
  秸秆能源化、资源化利用,不仅极大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延伸了全县的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全县秸秆收购、加工和运输业的发展,为实现宾县农作物产业化的闭合循环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宾县是种植大县,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收集、储存、运输体系。”吕建秋说,“接下来,我们将利用灰渣、筛下物、秸秆腐料等资源,研发系列生物质产品,真正做到循环综合利用,守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