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统一建房,拎包入住,“留守”老人们过起了大院生活
幸福大院溢满“幸福味道”
文章字数:1779
  “院民”们在幸福大院里休闲娱乐。
  钱玺勇 本报记者 郝欣 文/摄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市养老服务领域硬招实招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城乡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成现实。
  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幸福大院,秋日的晨曦缓缓洒进院落,大院里渐渐热闹起来,“院民”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的和邻居唠起家常,有的在厨房里张罗着早饭……炊烟袅袅,欢笑声伴着饭菜的香味儿飘出了院墙。
  这座乡村里的幸福大院建于2017年,现有居民10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这里成为一幕幕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生活场景。
  拎包入住 留守老人开心成“院民”
  “天凉了,咱们去大院看看老人们还缺啥少啥。”10月10日,东安村党支部书记安爱学带领村“两委”和乡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们走进大院,挨家挨户拜访。望着“院民”脸上的笑容,作为村里“当家人”的安爱学很欣慰。
  “近些年,进城打工的乡亲多了,老人则留守家中;村民日子富裕了,在县城里买了新房,但家里老人舍不得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如何让村中空巢、孤寡老人安享晚年,成了摆在我们村‘两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安爱学说。
  2017年,东安村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过程中,集思广益,大胆创新,针对村里空巢、孤寡老人的实际情况,改变原来一户一宅重建的方式,因地制宜联建幸福大院,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互帮互助、抱团养老。
  说干就干!当年年底,占地1500平方米的东安村幸福大院建成了。院里黄墙红瓦的新居连成一排。村集体出资,给新房配齐了基本生活用品和家具。经过投票和公示,村里符合条件的老人“拎包入住”,开心地成为“院民”,过上了“社区式养老”的大院生活。
  互助养老 大院散发家的温暖
  “过去,一间房,一个人,撂下碗就出屋,天擦黑才进门;现在,一院房,一家人,困难有人帮、唠嗑有人陪,比过去幸福多了!”年过七旬的“院民”安全老人说。他居住的一室一厅光线明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厨房里,一台崭新的生物质小锅炉正在运转,“锅炉是村里给我们配的,自己不花钱,连烧锅炉用的秸秆颗粒料也是村里免费配齐的。这炕烧得可热乎了,快上来坐。”安全拉着记者坐上了热炕头。
  “以前住在村里,孩子都忙,家里冷冷清清,也没人说说话。住进幸福大院后,每天跟老伙伴们聊聊天、唱唱歌、打打牌,一天可乐呵了。”安全老人说,大院就是一个大家庭,老人们互帮互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
  “你看这是大院里邻居家的钥匙,今个他进城了,就把房门钥匙留给了我;我要是出远门儿,也把钥匙留给他们。感谢党的好政策,住在幸福大院,我们相互有照应,心里也敞亮。”老人一边展示着挂在腰间的钥匙,一边说。住在大院的老人们互相帮衬着,谁有个头疼脑热,有一群人跟着忙前忙后;谁家改善生活做了好吃的,还端盘子端碗往邻居家送……令人艳羡的“大院生活”再现,处处散发着家的温暖。
  幸福大院 托起农村养老幸福梦
  几年来,东安村的幸福大院不断完善发展。院里建了凉亭、假山、连廊,种了绿植,还安装了一整套崭新的体育健身器材,为入住的老人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成为乡村小康生活的一个亮眼“标签”。
  幸福大院购置了灯笼、锣鼓等乡村文化设备。逢年过节,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在大院里搞活动庆祝。“我们在外地发展,特别牵挂留在村里的老人。现在好了,有了幸福大院,老人在家不孤单了。逢年过节,村里比以前还热闹。”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说,幸福大院装满了浓浓的乡愁。
  东安村打造的“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新型养老模式令人艳羡。延寿县六团镇正在谋划在有条件的乡村复制东安村的幸福大院模式,让更多的“幸福大院”托起农村养老的幸福梦。
  记者
  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市养老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拓展到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从机构集中照料到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一幅幅“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正在冰城徐徐展开。
  东安村幸福大院正是冰城乡村养老新模式的一个绝佳样本。幸福大院的养老模式也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一个方向。当下,延寿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立足自身康养旅游资源优势,聚焦打造“长寿文化康养体验之乡”,大力推动“生态+康养+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让“资源优势”成“发展优势”,让“美丽颜值”变“丰厚价值”。未来,美丽乡村将成为老年人喜乐平安度晚年的和谐家园。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