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彰显历史自信、战略自信、政党自信、民族自信的磅礴伟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邢泽玮
文章字数:455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贯通党的历史、现在、未来,以宏大的叙事还原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景象,以精辟的论断揭示了党长期奋斗的战略远见,以长远的眼光提出了党继续奋斗的指导方略,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彰显历史自信、战略自信、政党自信、民族自信的磅礴伟力。历史自信、战略自信、政党自信、民族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延伸,同“四个自信”互为支撑和依据。深刻领悟并坚定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展现的四种自信,能够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
  一
  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中坚定历史自信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百年党史跨越民族文明史被赋予无上荣光,彰显强烈的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四个自信”在党史维度的集合与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建党百年的艰辛探索,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完善、文化发展继建党以来一脉相承,党和人民时至今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昭示历史自信提供了充分理由,作为全党重要的信心来源,历史自信能够不断促使全党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历史自信是对党的奋斗史、成就史、精神史、贡献史的自信,是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对党的历史所得出的和应有的基本态度。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锻造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功业,为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证实了中国产生中国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恰是立足党的奋斗史、成就史、精神史、贡献史,我们才能以历史自信的充足底气肯定党的奋斗成就、奋斗精神和历史贡献。
  坚定历史自信,一要坚持以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科学态度认识党的历史,将党的历史放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纵深中考察研究历史事件、历史经验、历史贡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树立历史宽容的意识品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二要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学党史用党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深化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三要将历史自信进一步转化为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坚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最终落实到学史力行上。
  二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坚定战略自信
  《决议》概括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必须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总书记的政治嘱托赋予“十个坚持”极高的战略意义,彰显强烈的战略自信。战略自信是“四个自信”在战略策略维度的展现和延伸,“四个自信”源于党科学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发展战略,一系列经受住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谋划、战略决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定党的战略自信能够进一步增强全党的“四个自信”。
  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战略自信是对党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谋划、战略决策的自信,是坚持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对锚定战略目标应有的基本态度。“坚持”本身就蕴含着战略自信,十条历史经验以“只要……就一定能够”的战略判断展现出强大的战略自信。战略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基于对战略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决议》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十个坚持”之所以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意义,关键在于这十个方面精准抓取且全面涵盖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等根本性问题,揭示了党在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在对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抉择时,过去实然、未来应然坚守的战略态度和战略原则,深刻把握“十个坚持”是全党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一种战略自信。
  坚定战略自信,一要坚持战略思维和战略主动相统一,作出具有战略远见的谋划和决策,战略思维强调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既抓住重点又统揽全局,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解决突出问题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战略主动相对于战略被动而言,避免陷入战略被动就要争夺战略主动权、把握战略机遇期、抢占战略制高点,快人一步开展战略运筹;二要坚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相统一,坚定不移推进完成既定战略目标,以坚强的决心意志无条件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在坚持战略原则性的基础上提升策略灵活性,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复杂形势下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三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中坚定政党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政党价值,彰显强烈的政党自信。政党自信是“四个自信”在政党性质维度的映现和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与发展离不开党的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愈益浇铸起一个充满信心的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必然能够进一步坚定全党的“四个自信”。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政党自信是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任务、品格特质、原则立场的自信,是坚持实事求是和团结统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价值观应有的基本态度。作为一个清醒成熟的百年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党勇于自我革命,认真地自我批评,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性质宗旨、使命任务、品格特质、原则立场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独有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能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才能宣告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坚定政党自信,一要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用事实和数据驳斥回击西方世界的无端指控,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展现创新型政党领导构建的新型政党制度、人类文明新形态;三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要充分运用好“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回答好“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开卷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四
  从党的百年奋斗使命主题中坚定民族自信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通过自立自强不懈奋斗再度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彰显强烈的民族自信。民族自信是“四个自信”在民族发展奋斗史维度的认识和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奋斗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四个自信”是党团结各族人民不可逆转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而民族自信又是“四个自信”的本质体现。
  民族自信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前景的自信,是基于民族光荣和民族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基本态度。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危机和民族自尊重新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葆有深厚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自信,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民族自信作为民族觉醒和民族奋斗的基点,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进行一切奋斗、牺牲、创造的坚实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素有民族自信的底气和理由,以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两千年构筑起了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民族团结拥有良好基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民族自信,从中华文明史、民族文化史、人民斗争史、党的奋斗史等不同维度都能充分展现民族自信的澎湃力量。
  坚定民族自信,一要依靠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可靠的主心骨,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二要依靠团结,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己的英勇奋斗、同舟共济,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最大限度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三要依靠清醒,既要有对外来文化的清醒,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也要有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清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哈尔滨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