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喷施腐熟剂 秸秆就地转肥料
文章字数:1408
大机械进行田间秸秆腐熟喷施作业。
腐熟剂在大罐里进行扩繁。
技术人员培育腐熟剂菌种。
本报讯(记者 罗彦坤)农谚讲,“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入冬以后,大雪封住了通河县的生态稻田,明年再丰收的希望已埋下——稻田里的秸秆已在腐熟剂作用下开始低温腐熟,将就地转化成肥料。农户省了秸秆离田的费用,黑土层因此增厚,“耕地中的大熊猫”得到了更好保护。
A
机械化作业
服务“藏粮于地”
秋收结束后,通河县祥顺镇东六方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友就带着乡亲们开始了秸秆腐熟作业,大型农机在田间驰骋,均匀洒下“水雾”。喷洒过腐熟剂的稻田中,秸秆转化成了肥料,明年开春无需犁田翻地,直接泡田耙地就可以插秧。
“秸秆全量还田,地一年比一年有劲儿,这几年乡亲们种上了‘稻花香9号’。”张洪友告诉记者,以前地力差,育苗技术也跟不上,大伙都选种早熟高产稻种。虽然连年丰产,但米质上不去,没能实现增收目的。如今,成立了为民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8000多亩稻田都种上了良种,乡亲们收入逐年上升。
秸秆腐熟作业由农机合作社来干,农户不用花一分钱,秸秆处理补贴就够用。提前备耕能够将明年的春耕生产提前好几天,这就等于抢出了生长期。“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好。”老把式们都懂这句农谚的意思,秸秆腐熟全量还田技术受到农户的欢迎,这种模式被迅速复制推广。
B
实验室技术支撑“藏粮于技”
在通河县工业园区,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加紧生产,每天30吨秸秆腐熟剂新鲜“出炉”,为春季腐熟作业期备料。
“农田秸秆就地转肥,能帮土壤提高有机质,肥效可持续到第二年、第三年,每亩地至少节省肥料投入25元。”项目经理郑卓民说,通河县共有耕地220万亩,其中,旱田不足60万亩,水田占比很大。稻草糖分低,饲料化利用效果不好,全量还田实现了“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2018年“谷润科技”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通河县工业园区,投资1.3亿元,建设了4条秸秆腐熟剂加工生产线,通河就开启了秸秆肥料化综合利用的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腐熟剂喷洒作业逐年递增,今冬和明春共计划腐熟农田112万亩,目前已经完成52万亩。
郑卓民告诉记者,秸秆腐熟剂效果有专利技术支撑,车间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对培育的菌种进行接菌、灌装、扩繁,腐熟剂成品具有高效、耐低温的特性,只要气温不低于-15℃,腐熟就一直持续,只要20天时间,稻田秸秆就能达到腐熟效果。2021年,秸秆腐熟技术被纳入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列为第15项秸秆还田集成技术。
C
秸秆能源化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推进,哈尔滨的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不少,作为饲草供给畜牧业、作为基料生产菌包,甚至还做成了餐具、板材,而还田“反哺”农田的方式主要集中为三种:深翻还田、粉碎还田、腐熟还田。其中,腐熟还田以节省成本、能有效培肥地力等优点,应用面积连年递增。
通河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冲介绍,在秸秆“五化”中,肥料化综合利用是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最佳办法,秸秆肥料化对于厚植黑土层意义重大。
近年来,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通河县秉承着“绿色产业基地,低碳工业园区,山水旅游胜地,幸福宜居家园”发展理念,在打造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稻田“生态套种养”模式为特色的绿色、有机稻米声名鹊起,享誉全国。稻米公共区域品牌确立完成,循环农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河大米”品牌价值达88.5亿元,稻米“金名片”逐步形成。
腐熟剂在大罐里进行扩繁。
技术人员培育腐熟剂菌种。
本报讯(记者 罗彦坤)农谚讲,“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入冬以后,大雪封住了通河县的生态稻田,明年再丰收的希望已埋下——稻田里的秸秆已在腐熟剂作用下开始低温腐熟,将就地转化成肥料。农户省了秸秆离田的费用,黑土层因此增厚,“耕地中的大熊猫”得到了更好保护。
A
机械化作业
服务“藏粮于地”
秋收结束后,通河县祥顺镇东六方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友就带着乡亲们开始了秸秆腐熟作业,大型农机在田间驰骋,均匀洒下“水雾”。喷洒过腐熟剂的稻田中,秸秆转化成了肥料,明年开春无需犁田翻地,直接泡田耙地就可以插秧。
“秸秆全量还田,地一年比一年有劲儿,这几年乡亲们种上了‘稻花香9号’。”张洪友告诉记者,以前地力差,育苗技术也跟不上,大伙都选种早熟高产稻种。虽然连年丰产,但米质上不去,没能实现增收目的。如今,成立了为民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8000多亩稻田都种上了良种,乡亲们收入逐年上升。
秸秆腐熟作业由农机合作社来干,农户不用花一分钱,秸秆处理补贴就够用。提前备耕能够将明年的春耕生产提前好几天,这就等于抢出了生长期。“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好。”老把式们都懂这句农谚的意思,秸秆腐熟全量还田技术受到农户的欢迎,这种模式被迅速复制推广。
B
实验室技术支撑“藏粮于技”
在通河县工业园区,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加紧生产,每天30吨秸秆腐熟剂新鲜“出炉”,为春季腐熟作业期备料。
“农田秸秆就地转肥,能帮土壤提高有机质,肥效可持续到第二年、第三年,每亩地至少节省肥料投入25元。”项目经理郑卓民说,通河县共有耕地220万亩,其中,旱田不足60万亩,水田占比很大。稻草糖分低,饲料化利用效果不好,全量还田实现了“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2018年“谷润科技”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通河县工业园区,投资1.3亿元,建设了4条秸秆腐熟剂加工生产线,通河就开启了秸秆肥料化综合利用的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腐熟剂喷洒作业逐年递增,今冬和明春共计划腐熟农田112万亩,目前已经完成52万亩。
郑卓民告诉记者,秸秆腐熟剂效果有专利技术支撑,车间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对培育的菌种进行接菌、灌装、扩繁,腐熟剂成品具有高效、耐低温的特性,只要气温不低于-15℃,腐熟就一直持续,只要20天时间,稻田秸秆就能达到腐熟效果。2021年,秸秆腐熟技术被纳入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列为第15项秸秆还田集成技术。
C
秸秆能源化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推进,哈尔滨的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不少,作为饲草供给畜牧业、作为基料生产菌包,甚至还做成了餐具、板材,而还田“反哺”农田的方式主要集中为三种:深翻还田、粉碎还田、腐熟还田。其中,腐熟还田以节省成本、能有效培肥地力等优点,应用面积连年递增。
通河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魏冲介绍,在秸秆“五化”中,肥料化综合利用是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最佳办法,秸秆肥料化对于厚植黑土层意义重大。
近年来,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通河县秉承着“绿色产业基地,低碳工业园区,山水旅游胜地,幸福宜居家园”发展理念,在打造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稻田“生态套种养”模式为特色的绿色、有机稻米声名鹊起,享誉全国。稻米公共区域品牌确立完成,循环农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河大米”品牌价值达88.5亿元,稻米“金名片”逐步形成。